8月2日晚上,我们乘船游海河。天津高楼夜景的灯光闪烁好像与我相离甚远。海河边上的大悲禅院的钟声透过嘈杂的市井,我能感受它的低沉和肃穆。白天路过时,香客如织,信徒虔诚。我驻足远视,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才高八斗、满腹经纶、琴棋书画杰出的李叔同,在人生风流倜傥的盛年,别妻抛子弃知己,华丽抽身,甘愿埋首青灯黄卷中。

天津是李叔同的出生地,也是他的故乡。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在他有限的年华里目睹了母亲河两次被列强蹂躏。天津在1900年-1937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遭受了两次大的屠城劫难。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城破之日,杀人无数,妇幼呼天抢地,浮尸堵塞海河,天津成了人间的坟场。100万人口的繁华都市,瞬间疮痍满地,人口下降到10万人。后来有人提议天津市把每年7月14日定为祭日。37年后的1937年7月,天津又在日本的铁蹄下再次被杀戮被奴役,之后八年时间里,日寇横行,天津成了人间地狱。

而李叔同就生活在这个时代,目睹了中国被列强屈辱的历史。他生活在五大道的李家大院,如果苟且偷安,日子可以过得活色生香。但他拒绝了这样的生活,一个孱弱的书生,他选择了出家。

世上有很多出家人,大多是因为躲避追杀、或怀才不遇被贬、愤世嫉俗而遁入空门的,如八大山人、石涛等。但李叔同全然不是这样的原因。仅仅是为了慈悲。

世上有几个人在俗世和佛世活出两样精彩?唯有李叔同。人生三层楼:物质、精神、灵魂,三样精彩叠加于一身,每一种都活到了生命的极致。前半生,琼楼玉宇、锦衣怒马、贵气人生。后半生摒绝尘务,布衣草履,一箪食,一瓢饮,午后不食,青灯苦读,严守戒律。瞬间禅悟:停留是永恒,转身是天涯。用25年苦海修炼自渡,成就了一代宗师——弘一法师

不是感情激越的人,又怎能创作出经典名曲《送别》,传唱百年不衰?不是感情激越的人又怎么能绝尘世遁空门?

长亭外,古道旁,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难有别离多。

……

这首词曲是为好友许幼园而作。1914年时局动荡,军阀纷争,帝制复辟。许幼园家遭横祸,万贯家财瞬间乌有。外出避难前李叔同为他饯行,送友回来后感慨颇多,略加沉思,叫叶子(日本妻子)弹琴,他吟唱,随时写下这首名曲。

四年后李叔同出家。我想这首《送别》不仅仅是写给许幼园的,冥冥中是为他自己今后的人生选择作了伏笔,作了缜密而热烈的铺垫。为亲人、为朋友、为叶子提前作了最深情最惆怅的告别。

出家几年后,叶子带着儿子千辛万苦到杭州的寺庙找到他时,他闭门不见。叶子只好感叹:慈悲对世人,独独伤我。怅然离去。

从QQ音乐里,听了这首歌无数遍。惆怅于胸,涕泪潸然,到底是怎样一种离愁别绪让晚风拂柳笛声残,知交半零落啊!

“悲欣交集”四字就是李叔同对自己人生的最后交付,悲于尘世,欣于佛缘。用62年的光阴,走出最辽阔的路,最长情的人生。

站在寺院前,太阳底下的自己如影子一样缥缈和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