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名山僧占多”,仙道最宜是丹霞。位于仁化县内的丹霞山,有着洞穴累累的丹霞地貌,极像神仙宅府。作为岭南四大名山之一的丹霞山,古称韶石、韶石山,是舜韶文化的主要承载地,至迟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岭南名胜。历代文人骚客、达官贵人、僧侣道士皆叹“此方定是神仙宅”,吟咏丹霞山的诗文数以千计。

丹霞山道佛并存,主要寺观有锦石岩寺、别传禅寺、仙居岩道观、灵树寺。灵树寺始建于唐末,南汉“知圣”如敏禅师和禅宗“一花五叶”之云门宗开山祖师文偃禅师先后住持灵树,寺前为古建封渡口,寺后山冈有尽善亭遗址,寺内现存千年枫香一株。仙居岩道观依蕉冲岩兴建,传为张天师降龙伏虎之地。宫观建于悬崖之间,誉为丹霞“悬空寺”,岩洞幽深,泉池美妙。别传禅寺始建于清康熙元年,取“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意,俗语有曰,“有心去南华,无心上丹霞”,别传寺与南华寺、云门寺鼎足,为粤北三大丛林之一。

在丹霞山,有一处景观深深地触动心灵,那就是镶嵌在万仞悬崖间的锦石岩寺。寺庙坐落在大山的穴洞之中,四面的山峰如匝,大有遮蔽之势,但两山之间刀削出一线豁口,使天光泻下,依然把佛门照得通明透亮。这一如天地箴言:佛光普照,须臾不被红尘湮没。曾有游客在寺庙里点上了烟,继而被小尼引到寺外的一个雕木的大烟缸。游客问:“寺内到处点燃着香火,为何还忌惮烟火?”小尼笑着答道:“香火是香火,烟火是烟火,香火属佛,烟火属俗,佛门净地不能被俗污。”在锦石岩寺里,每座殿前及过道上都砌有石栏,凭栏远眺远处丹霞地貌奇异景象尽收眼底,好一个圣洁佛地。傍晚时分,尼众们在殿内上晚课,自然界的风声、水声和尼众们的课诵梵呗之声相互交融,宛如天乐鸣空,给锦石岩寺笼上一层神圣的氛围。庵堂内十分清净,没有名山大庙那般熙攘人流。听晨钟暮鼓,食清粥素餐,确实是心灵减压的清净之所。

笔者曾在一个下着雨的日子寻访过锦石岩寺,大雄宝殿灯火通明,诵经声、木鱼声、晨钟声、滴滴哒哒的秋雨声此起彼伏,环绕在丹霞山的上空,作揖、磕头、祷告、跪拜,红烛闪烁晃动,青烟袅袅,诸佛安详仁慈的面容更加和善动容,似乎在关切人世的疾苦,在聆听我们的祷告和祈愿。淅淅沥沥的雨水就像是苍天悲悯的泪水,突然想起“云在青天,水在瓶”这句禅语,只愿这天上之水能洗去满身的尘埃。

到了中午十一时,寺里尊请斋饭,那个斋饭仪式,给了我从来未有过的心灵震撼——斋饭前,人人都要静心净手,然后依次进入斋堂,像小学生在课堂上一样,在长长的窄桌上端坐,不可出大气,更不可出杂音,沉默地等待食物。住持敲响木鱼,率众僧尼颂祷,背后伴以梵乐,让人肃然敛神。每人桌前放一菜钵、一食碗、一汤勺、一竹筷,坐等僧尼布施。斋饭开始,僧尼依次给客人布食,每次都添少许,待你吃净,再回环过来继续添入。始终让你眼前的器皿空着,不剩余食,其立足点,是你应有的用度。这种节俭的用餐,让你不敢造次,落到桌面上的菜米,你也自觉地捡进嘴里。即便是已经腹饱,也不能兀自起立,要陪伴尚在进食的人。众人用餐毕,桌上一片虚空,之后依次携餐具走出,到堂外的汤锅里自行盥洗,轻轻地放到架上。这样的斋饭过程,既让人敬重食物,又让人找到了做人的庄重。人类的居停,均选择于风光水气调和丰赡之地,系“诗意的栖止”。所以,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应该是谦卑地行世,对宇宙万物感恩,淡泊欲望,不过多地索取,也不浪费天物,过朴素节俭的生活。正系“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用汪曾祺式的眼风,努力搜寻“之外”的东西,我发现,丹霞山之大美在于那里的山水和人都有定力和禅意。譬如丹霞山的摩崖石刻,刻上的都是“法海慈航”“诞先登岸”“忍心”“仁泉”“义比山高”之类的与佛有关的文字,而且,虽然岩体如火,却总有清冷的水珠不断线地滴下。这一切,都昭示着:山雄可以自立,但却不可虚妄傲世,要存静虚与怜念在心头;激情可以澎湃,但却不可一味放纵,要懂得用理性平抑。

丹霞山一行,让人心中盈满。因为它处处供奉着大地道德,也能让渺小的人类感受到禅意对其心灵的引领。它既属于高人雅士,更属于寻常百姓,这样的风景,才真的殊胜。

(冯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