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记者 冯举高 田耿文

编者按

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文化创新意识,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利用“三线”文化资源,培育和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使凉都六盘水到处展现出“一夜新风吹,新花万枝开”的文化景象。本报今日转载《经济日报》刊发的《“中国凉都”的文化魅力》一文,看一看中央级媒体笔下的凉都文化魅力。

适逢国际马拉松赛事,我们有幸走进素有“中国凉都”之称的六盘水,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时值盛夏,初下飞机,一股清凉小风迎面扑来,几个小时颠簸的辛劳无影无踪。“19℃的夏天,360°的激情”“世界那么热,我要去凉都”的广告语随处可见,让人感受到这座小城市不一样的激情与热情。

3天行程中,除了观看马拉松比赛,参加与此相关的活动,让我们感受颇深的,还是这座城市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

留住一段记忆

上世纪60年代中期,贵州还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状况,六盘水地区更是一片几近荒凉之地。为了建设好这片土地,无数中华好儿女响应了“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从天南地北聚到这里,成了“三线”建设大军。这里,也成了“三线”建设的西南地区主战场。一代又一代的“三线人”,怀着“早日把三线建设好”的坚定信念,住油毛毡,啃干馒头,开山、筑路、建厂房,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一心报效和建设祖国。

经过20年的大规模集中建设,这里形成了煤炭、钢铁、电力、建材四大支柱性产业,为六盘水市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可以说,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今天的六盘水市。”这是六盘水市钟山区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邓平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说,六盘水正是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孕育和催生出来的城市,与无数“三线人”的辛苦付出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三线”建设的过程,不仅创造了巨大的工业物质财富,更是造就了弥足珍贵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三线”建设精神。

传承一种精神

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的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是一家以“三线”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于2013年8月建成开馆并实行免费开放。

展厅以时光为轴,分别展示了“三线”建设的历程,以及一个从无到有,从边远封闭的穷乡僻壤到迅速崛起,形成四大支柱性产业的工业城市的发展历程。同时,这里分别设置了演播厅、衍生品销售中心、工厂还原区、“三线”职工食堂、新华书店、供销社、邮政局等。“这些都是按照当年的实物来复原,让文物来说话。”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让本来枯燥乏味的历史变得津津有味。

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理事兼“三线”博物馆馆长田景彪介绍,该馆目前已具备7大功能:一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三线”精神传承之地;三是道德建设示范之地;四是六盘水市对外开放和接待窗口;五是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六是全省国防教育基地;七是贵州省干部培训基地。

“‘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建立,不仅是要重温‘三线’建设的那段历史,缅怀‘三线’建设英烈,更重要的,是要继承‘三线’建设精神,弘扬‘三线’建设的精神文化。它也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激励着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再创辉煌。”田景彪说。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