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概述:许洋,2011年10月30日入党。现任哈尔滨东站东门站站长。今年,荣获集团公司先进生产者称号。入路6年来,他始终牢记党员责任,不忘初心,用坚持和奋斗书写别样的青春。今年29岁的他,正用自己的汗水和激情演奏着“诗和远方”,带领着30余名同志,默默守护着滨洲线上有着80余年历史的东门站。

打磨机的砂轮将钢轨磨得火星四溅,捣固机用力锤击着道床。“老李,别往前走了,一会儿要过车了。”老李憨憨地笑了,我的目光注视着施工现场,伴随着电机的轰鸣,思绪一下被拉回大学的礼堂。面对党旗,我举起右手庄严宣誓。那一刻,我心潮澎湃,光荣之至。

入党后的第二年,我走出校园,成为铁路人。连续倒班的乏累、独在异乡的孤独,让我身心疲惫。看着那些从事体面工作的同学,我茫然了。这时,师傅鼓励我说:“党员啊,就得有点党员的样。”那一刻,我又想到入党的誓言,“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于是,我又有了无穷的力量,并给自己定下入路后的第一个目标:成为同批大学生里最优秀的!动力有了,再干起工作就没有了苦累脏险的感觉。

两年后,我考上车站值班员,成为同批大学生中职名最高的。

2015年8月,我调到哈东站管内的东门站,担任车站值班员。当时正值东门站信号大修、道岔改造,我全身心投入到施工作业中。我渐渐爱上这座小站,成为东门站站长,是我设定的第二个目标。

2016年3月5日,哈东站新建改造施工正式启动,我成为施工介入办成员。269天,476项配套施工、1787次现场监控,东门站建站8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带给我前所未有的考验。

从建设施工到设备调试,从监督管理到问题处置,每一天都在和时间赛跑。在260多个日夜里,整整100多天没有回家。

我从“小鲜肉”变成了“老腊肉”,皮肤晒得黝黑粗糙。当时的目标很简单,就盼着施工顺利完成。

一次巡查时,我发现施工单位在邻线有车的情况下,依然在往地里打钢板桩,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我即刻向现场奔去,大声让现场施工人员停下来,可他们并不理会,我立即找到项目经理,制止了险情。11月28日,站改工程顺利完工。

2017年5月,我实现了第二个目标,成为东门站站长。

东门站作业量大,线路复杂,时常会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去年初秋的一个夜晚,一场暴风雨不期而至,线路两旁的树木枝干被吹落在钢轨上。为不影响行车秩序,我带着当班助理值班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暴风雨一直下个不停,狂风裹着豆大的雨滴打得脸生疼。树枝和树干浸了雨之后变得格外沉,我使出浑身力气连拖带扛把它们搬离线群。清理完后,我又一遍遍检查线路状况,顾不上去换下湿透的衣服,包扎被树枝刮伤又被雨水泡得红肿的手,从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晨6点,直到风停了,雨渐渐小了,我才敢松口气。

如今,我又给自己定下第三个目标,“做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我将牢记入党那一天的誓言,不忘初心,全心全力为职工谋幸福,为强局富工贡献全部力量!

(本报见习记者 任忆南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