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的一员,今年43岁,如果说人在3岁时才有记忆,那么40年来,我是在改革开放的岁月中一点点成长,一点点品味着幸福的滋味。

爷爷的汗水

爷爷是个老铁路,离开我们20多年了。我没有看到过爷爷在铁路上工作的身影,只是听父辈们讲过爷爷在铁路工作的故事。那时,国家铁路刚刚起步,滨绥线上的钢轨也是陈旧不堪。机务段社会招工,爷爷报了名,目不识丁的爷爷凭一把力气当上了运煤工。父亲说,当时蒸汽机车没有上煤机,全靠人力往上推运,爷爷就是干这活儿的,一干就是一辈子。他从早干到晚,一个月下来就挣十几块钱,靠这点微薄的收入养活7个儿女,可爷爷骄傲自己是国家的铁路工人。退休后,爷爷能开100多块钱,他乐得合不拢嘴,经常在村边给孙子们买冰棍儿吃,爷爷说:“退休不干活了,国家还给开这么多钱,真够意思!”爷爷80多岁的时候常坐在门外的木板凳上,观望着一列列装满物资的火车从门前经过。爷爷笑着说:“真带劲儿,咱国家有这么多货,天天都拉不完。”爷爷活到91岁,近一个世纪的生命旅程,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把大半人生的汗水都洒在了煤堆里、铁道旁。他含笑而去,仿佛在说“这日子会越来越好”!

父亲的火车

上世纪80年代,蒸汽机车叱咤风云,父亲初中文化,凭招工考试考上了铁路技校,毕业后从司炉、副司机、司机到司机长,和火车头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曾登上父亲开的火车头,还清晰地记得是“前进268”号。我亲眼看到父亲一锹一锹地往炉膛里扔煤,大扇子式的入煤口一张一合,一拉汽笛、一踩气门,刺耳的鸣声和猛烈喷出的蒸汽吓了我一大跳,这个庞然大物发出“酷、酷、酷酷”的声音启动了,我兴奋得不得了,感到只有火车司机的儿子才有这样的待遇。父亲常把火车头擦得又黑又亮,拿回了一本又一本《荣誉证书》。父亲临近退休的两年,蒸汽机车退出历史舞台,内燃机车闪亮登场。父亲也不再穿得“油渍麻花”了,视野也更加开阔,内燃机车比蒸汽机车复杂得多,上了年纪的父亲经常背《技规》《行规》,父亲说:“火车开得好,规章少不了。”直到退休,父亲实现了自己“行车万里路,安全无事故”的目标。

我的梦想

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我始终在铁路学校上学,毕业后进入铁路岗位。20年来,自己从见习生、车号员、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到现在的管理干部岗位,一天天地感受着铁路的飞速发展。记得当年在一个小站当车号员时,还是用手抄的方式记录途经车辆的号码,如果夜间赶上风雨交加,常常被浇成“落汤鸡”,记录的车号也模糊不清,有时还不得不从一列车的车头走到车尾重新记录检查一遍。可没过多长时间,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等先进设备应运而生,工作强度大大降低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远程控制系统、各种数字控制技术,让铁路企业充满了现代气息,铁路人的工作也更有尊严。特别是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叫响了中国品牌,让世界刮目相看。“中欧班列”“一带一路”的铁路建设,无不彰显着铁路人践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豪情壮志。改革开放40年,中国铁路人用辛勤的汗水、忠诚的奉献,谱写了华夏大地“一日千里”的壮丽诗篇。一次,我带着父亲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出行,父亲的眼睛一直盯着窗外,感受飞一样的速度。我说:“老爸,咱铁路的‘复兴号’比这还快呢,有时间咱们一起坐坐。”父亲笑而不答,我知道他心里乐开了花。

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上,我用闪电般的速度回忆着40年的漫长岁月,拾捡着几片由辛酸和美好组成的故事。我深深地感到,越来越浓的“幸福滋味”源于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伟大的政党,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铁路人而感到无比骄傲。

说起未来的希望,我感到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才能创造出更多更美的梦想。改革开放的脚步永不停歇,我们铁路人永远在追梦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