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建洋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翻译成白话即:“天地没有偏爱,把万物当作刍狗一样对待,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没有偏爱,把百姓当作刍狗一样对待,任凭百姓自作自受。天地之间,难道不像个风箱吗?空虚却不竭尽,越鼓动风就出来得越多。政令烦多反而导致四处碰壁,不如持守虚静。”

孔子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内讲“孝悌”。二是在外讲“忠恕”。但实行“仁”要以“礼”为规范,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什么叫做刍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不再有顾惜之意。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不存心故意。什么叫圣人?北宋司马光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天地纯属自然,懒得跟你讲什么仁啊义啊。万物一律平等,比如在天地间,太阳的光辉是普照大地的,它不会因为张三是好人而多照耀一些,也不会因为李四是坏人而不予提供冬日暖阳的“优质服务”。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灭;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受。仁与不仁,全在一心。这里天地、圣人不仁,是强调不要有仁与不仁的分别心。天地、圣人对待一切事物都是顺其自然,没有分别心。正如大自然,不仅造就了马牛羊鹿等温顺和善的食草动物,同时也造就了豺狼虎豹等凶猛残忍的食肉动物。天有时暴风骤雨、雷鸣闪电,有时春风吹拂、阳光明媚。毒蛇猛兽虽有恶行却无恶意。万物各有因缘。因此,人为的区分所谓仁与不仁,并单纯追求所谓仁的做法,本身就是不仁。二者如影随形。现实生活中不乏以仁来标榜自己,挂羊头卖狗肉的人。因此,只有法自然,才是真正的仁,最大的仁。

天地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春风杨柳万千条”,不以为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以为悲。两位老奶奶对话,甲:千万不要信佛嘎,我爹妈都信佛,最后都去世了。乙:是啊,也不要去信耶稣,我公婆信基督,最后也都走了。其实,人有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很简单,无论你信什么,最后都会死的。但明白人和糊涂虫对于生死的理解、心态、处理、意义是不一样的,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从天的角度: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和风冬有雪。从人的角度: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橐龠”是古代的一种风箱,正因为它腹中空空,所以正好派上用场。虽然它里面是空虚的,看似什么都没有,可是却充满了无穷的能量。只要拉动,风就源源不断,生生不息。风箱的比喻是很生动很贴切的,天地乃一大风箱,人为天之造化,故人同天地。古人认为,天地之间相隔8万4千里。以心比天,以肾比地,心肾相去8寸4分。天地以一年四季为一息,人身以一呼一吸为一息。可见人和天地一样,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事实上,事物像风箱一样都是矛盾体,天地间充满了矛盾着的事物,人生也同样充满了矛盾,人生无时无刻不处在矛盾当中,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地制造矛盾、解决矛盾、享受矛盾的过程。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放下包袱无心地去做事,反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圣人要效法自然,依道而行,无为而治。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但一切都要自然而然,要学会增长智慧,控制情绪,好好说话,做到心平气和。有人问墨子:“多说话有没有好处?”墨子回答说:“青蛙、蛤蟆日夜不停地叫,叫得口干舌燥也没人理会,根本注意不到它的存在,可是公鸡每天按时啼叫,一啼天下就都知道是天亮了。可见话说多了并没有好处,只要说的是时候就行了。”唐伯虎《画鸡》诗云,“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有些人为了要表现自己很有知识,动不动就说大话,自吹自擂,结果说破了嘴皮子也没人理会,还惹人讨厌;有些人平常不大开口,可是一说起话来便头头是道,条理分明,让人打心底佩服,这样的人才应该是我们学习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