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石颢)在宁县11个深度贫困村之一的湘乐镇任劳村,提起村里共产党员、“创业明星”郭会宁,乡亲们无不夸赞他“很能干”。

靠着政策扶持和干部帮扶,郭会宁和乡亲们经过3年的抱团打拼,使集立体种植、产业孵化、新产品与新技术示范推广、产业脱贫、科普培训、旅游观光、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百亩现代农业观光园快速发展,也让村里的46户贫困户靠地租、股金分红和进园务工实现脱贫,2016年1月,他被乡亲们推选为村主任。

郭会宁今年57岁,本可安享晚年,但2015年10月,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动员下,他拿出多年在外打工的积蓄,和村里7位“致富能人”联合投资450万元,组建了宁县湘乐镇堡子惠宁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他担任理事长。

如今,合作社在村里流转146户农户的496亩土地,建成县级“海升模式”现代高科技苹果产业观光示范园50亩,今年套种高原瓜菜和中药材50亩;建成县级百亩中药材产业观光示范园,种植生地等中药材310亩;建成设施果蔬观光自摘园,种植航天辣椒、圣女果、李瓜8亩;建成园林苗木观光示范园128亩。

合作社同时配套建成了电子商务店、农产品展销厅、水肥晾晒池,示范带动当地农户种植苹果、中药材、瓜菜、园林苗木1500亩。

“将土地流转合作社、将政府扶持发展产业资金入股合作社的贫困户,现在都是产业园的工人,可以拿到土地租金、股金分红、务工工资等。”任劳村脱贫巩固户郭小玩一脸自豪地说,他家4口人,现在的收入就是靠合作社支付的地租、股金分红和务工工钱,2017年他家就脱贫了,他还在合作社学到了苹果、瓜菜、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

经过几年的经营和发展,郭会宁深有感触。他说:“县上推行的‘331+’产业发展模式,很符合贫困村实际。单以合作社来说,不再是以前的单打独奏,而是通过‘合作社+农户+‘三变’改革+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园’的经营模式,将经营、管理、技术、市场等向村民开放,大家共享发展现代观光农业的‘红利’。”

郭会宁说,这种发展模式,既减轻了合作社在建园、运营中的筹资压力,调动了贫困群众参与特色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又使贫困群众有了归属感和获得感,实现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有效对接,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在郭会宁的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如今的任劳村,越来越多的农户搭上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发展的“快车”,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慢慢发生着变化。

“合作社二期建设的500亩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园项目也已起步实施,目的就是要让村里传统农田变成现代观光农业园,让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乡亲都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奔小康。”对于合作社未来的发展,郭会宁也是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