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55岁的窦正虎今年5月和村里的其他4个村民一起投入42万元,成立了健保湖羊养殖合作社,购进100多只湖羊进行规模化养殖,如今养羊规模已经扩大到245只。

华池属半农半牧县,现有天然草地279.54万亩,农民素有种草养畜的习惯,发展草畜产业具有良好基础。今年以来,华池县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全方位扶持,引进甘肃中盛华美羊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甘肃中天羊业股份有限公司两大肉羊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结合“331+”(三方联动、三变推动、品牌带动、党建促动)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建设基地、订单养殖、托管代养、保护价收购、保底分红等方式,带动全县湖羊养殖、奶牛养殖、饲草加工等产业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加快全县脱贫攻坚的步伐。

窦正虎告诉记者,在企业的带动下,广大农户可以采取“投母还羔”的方式发展养殖。初期购买母羊的大部分资金由政府补贴,通过羊羔偿还母羊的投入,鼓励和带动没有资金的农户进行养殖。同时,合作社将以村组为单位发动群众种草,按照市场价进行订单收购,带动周边农户增加收入。

随着精准扶贫攻坚战的推进,华池县也在发生着一场土地“变革”,即从传统种植农业向适合山区种植、单位产值翻番的中药材种植转化。

华池县引进甘肃盘龙药业有限公司、银旺(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士仁技贸有限公司3家中医药企业落户。探索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土地入股分红、“企业+支部”集体持股分红、“企业+贫困户”配股分红及“企业+合作社+劳务”劳务入股分红等多种经营方式,带动全县种植中药材5万多亩,带动贫困户2672户10154人。

“要想将产业做大做强,让老百姓长久有所依靠,不能只做前端种植,也要考虑后端加工。”甘肃盘龙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孔丹告诉记者,产业一体化之后,产业做大做强就不是难题。

支部有作为

“村社合一”助力产业扶贫

王咀子乡王咀子村是华池县56个贫困户之一,全村185户75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9户343人。今年,王咀子村组建“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三方产业联合体,由村干部、致富能人及部分贫困户筹资10多万元,成立华池县恒盛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村党支部书记任法人代表,通过“苗林+乌鸡”“嫁接+栽植”两种模式,发展林下经济和“红梅杏”栽植。

华池县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和“331+”产业扶贫模式,在全县推行“村社合一”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倡导鼓励村组干部及“两委”成员、大学生村官带头建办、领办村级产业合作社,或担任合作社负责人,积极探索适宜发展、适合群众需求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柔远镇李庄村立足城郊便利优势,按照“农旅结合”的发展思路,村组干部、帮扶干部、贫困户积极入股创办合作社,筹集资金40多万元,通过发展采摘园、垂钓中心、游乐场等多种项目,不断做大乡村旅游产业。

目前,全县已建成“村社合一”型产业合作社89个,发展特色产业20多种,群众共入股2633户。其中,已有32个村通过规定程序,累计入股集体积累资金925万元,将“沉睡”的村级集体积累资金得到有效盘活。已有55个“村社合一”合作社依托中盛、盘龙、恒烽等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湖羊养殖和中药材种植产业,走龙头企业带动之路;有20个合作社结合本地传统优势农业,发展苗林、玉米、蔬菜、小杂粮等产业,走传统产业升级之路。

群众有动力

努力奋斗才能过上好日子

华池县怀安乡糖坊咀村村民高怀富,养殖小尾寒羊和湖羊总计900多只,养牛170多头,整个养殖基地占地上千亩,拥有10多个标准化羊舍和牛棚,如今已是全乡乃至全县的养殖大户。预计到年底,牛出栏130多头,纯利润达30多万元;湖羊出栏基础母羊40多只,羊羔170多只,纯利润8万多元。同时,育肥小尾寒羊可以出栏600多只,利润能有12万多元,养羊养牛总收入将达50多万元。

2014年6月份,高怀富组织村上12户农民成立了华池县怀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了1000多只小尾寒羊进行育肥。2015年扩大规模至3800多只。也是在这一年,养殖合作社开始有了利润,这极大地鼓舞了高怀富和合作社社员们的信心。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高怀富以养殖合作社为依托,带动村里其他农户进行养殖。高官旺是糖坊咀村2013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常年在村子附近打零工,因为没手艺又没资金,收入一直不稳定。

2016年6月,打了多年零工的高官旺加入了怀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下开始养牛、养羊,出栏后全部由合作社统一收购。

如今,高官旺养牛21头,养羊60只,计划到年底羊出栏35只,以每只800元的市场均价计算,收入预计可达2万多元。明年年底,牛预计繁育近20头,出栏20头,以每头8000元的市场价格计算,养牛收入将达到10万元。“现在搞养殖收入稳定,今后脱贫不愁了。”高官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华池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13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9294户35283人,贫困发生率30.4%。近年来,华池县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的根本,带动了3000多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全县扶贫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