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是从家里到田间劳作的农民,现在变成了从家门口到扶贫车间上班领工资的上班族,这是发生在德保县那甲镇的真实变化。

  农民的身份虽然没有改变,但劳作方式和收入却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当地企业兴办的“扶贫车间”充当了重要载体,这种创新的扶贫车间就业模式,让不少身在农村的“就业边缘人”变身亦工亦农,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让扶贫车间变成“脱贫车间”

  位于德保县那甲镇巴深村的傅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那甲镇第一家扶贫车间。现在,无论是企业还是当地村民,都对这个车间冠以“脱贫车间”的称号。

  2016年底,该公司以流转的方式吸纳当地500多亩土地种植脐橙,并成立了绿生缘扶贫车间。公司副总经理傅泽现在兼任这个扶贫车间的主任。据他介绍,目前这个车间有40名员工,其中19名均来自该村的贫困家庭,年龄在35岁至60岁之间。“职工聘用后经过简单的技能培训就可以上岗,月收入1500~2000元。因为这些脐橙刚种植第二年,还未结果,所以目前员工的工作主要是果园的护理。” 傅泽介绍说。

  家住巴深村巴来屯的陈翠音就是扶贫车间的一名员工,今年58岁,她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车间让她看到了脱贫的希望。“现在工厂开到了村里,能够兼顾种田、家务的劳作和工厂车间的工作,还能照看孙子,感觉生活一下子有了奔头。”陈翠音说。

  “在村子里兴建扶贫车间,主要是做到精准扶贫,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再过两年,脐橙盛产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到时我们将让更多的贫困户在扶贫车间就业,让贫困户的收入更高。”傅泽说。

  让扶贫车间变成“第二个家”

  在位于该镇艾屯村的永康国对桑蚕扶贫车间里,言国表戴着口罩穿着制服正在给蚕虫喂桑叶,看到笔者的到来,他立马摘下口罩与笔者打招呼。

  言国表家住该镇艾屯村永康屯,一家3口人,是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几年前爱人撇下三岁的孩子离他远走他乡,言国表为了照顾70多岁的母亲以及养育未成年的孩子,无法外出务工,生活过得比较艰辛。后来,永康国对桑蚕扶贫车间上门找到了言国表,把他招进了永康国对桑蚕扶贫车间工作。

  “没想到能在家门口的厂里上班,现在老板每个月给我3000元的工资,还包我一日三餐。”言国表高兴地告诉笔者。

  据该车间负责人言国对介绍,永康国对桑蚕扶贫车间是以种桑、养蚕、销售蚕茧为主的专业生产企业,与外地蚕茧收购老板长期合作,产出的蚕茧不愁销路。而该扶贫车间建立后,已吸纳周边8名贫困人员就业。车间与贫困人员签订了合同,每人每月的工资不低于1500元,多劳多得,领班员工的一日三餐在车间免费就餐。

  “扶贫不能只喊口号,企业与政府合作,能够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落实精准扶贫的政策。我们希望能用真心,扶真贫,让扶贫车间变成贫困户的‘第二个家’。”言国对说。

  扶贫车间被当地政府“委以重任”

  企业将扶贫车间建到农家村头,成为最直接的扶贫实施者,而政府的责任和功能同样不可或缺。

  对于政府而言,如何提升各种扶贫政策的精准性,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扶贫,同时也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实现农户、企业和政府的“三赢”,这是政府需要通盘考虑的问题。

  为此,该镇鼓励本地服装、纺织、电子、农业种植等企业在镇村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对入驻就业扶贫车间的企业、个人,采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培训扶持力度”的扶持措施,这是当地政府对参与扶贫工作的企业给予的实实在在的优惠措施。

  据该镇镇长岑常财介绍,当地将实行分类施策,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政策兜底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社会扶贫八大工程。其中,创建就业扶贫车间是就业扶贫工程的一大重要举措。

  如今,扶贫车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远未达到覆盖所有贫困人员的层面。为此,当地政府又开始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通过灵活就业的方式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经梳理,该镇整合开发出乡村保洁、山林防护、河长等多个公益性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300多人。

  各类创新性举措遍地开花,但作为就业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扶贫车间更是被“委以重任”。目前,该镇已建设4个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4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