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周生峰在玉米地里挥汗如雨。“以前种玉米每亩纯收入不到300元,现在玉米和草料都能变成养牛用的饲料,每亩纯收入多了2600元左右。”一想到“贷牛还牛”带来的“好处”,周生峰觉得好日子不远了。

今年年初,周生峰家500多公斤重的肉牛,被当地龙头企业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购,收入1.5万元。之后,周生峰又从企业领回一头牛犊,实现了还牛再贷、滚动发展的目标。和周生峰一样,都安县5.4万名群众在“贷牛还牛”项目中受益。

这个开创了脱贫攻坚“都安模式”的“贷牛还牛”项目,如今正在撑起瑶山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鲜为人知的是,挥出这个“大手笔”的,是一位主动从福建来到都安担当起脱贫攻坚社会责任的企业家。他就是广西都安嘉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都安福建商会会长、都安县政协常委林杰。

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从商多年,这句话一直是林杰的座右铭。来到都安的6年时间里,祖籍福建省福清市的林杰始终以做强企业、造福都安人民为己任,用真情帮扶接地气、产业扶贫连民心的心态和脚踏实地的干劲,诠释这句座右铭。

都安县由1.5万个大大小小的山弄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7000多个,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和“石山王国”之称。截至2015年底,都安贫困人口13.68万人,是广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广、脱贫任务最重、搬迁人口总量最大的县,也是广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2012年,在福建省宁德市华府房地产有限公司任总经理的林杰,在都安考察时被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山地资源和当地发展特色产业举措吸引住了。

“这里是深度贫困县,我看到了重重困难,也看到了种种商机,更看到了脱贫攻坚中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经过多次考察和深思熟虑,林杰毅然选择转型,发展特色养殖业,并牵头成立广西都安融富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身于“十三五”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中。

经过3年多的摸索,2016年,林杰注资5000万元成立了广西都安嘉豪实业有限公司,主攻壮瑶牛养殖业。之后,嘉豪公司先后投入资金2.5亿元,在都安百旺镇妙田村古言屯建设壮瑶养牛繁育养殖场,打造万头种牛养殖繁育基地。

如今,林杰已经探索出一条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把公司打造成集生态肉牛养殖、繁育、屠宰加工和特色农副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交易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企业和产业扶贫标杆企业。

创新实施“贷牛还牛”,奏响脱贫攻坚“五部曲”

发展过程中,林杰结合精准脱贫政策和地方实际不断探索,创新提出了“贷牛还牛”产业发展模式。该模式按照“政府扶持、企业牵头、农户代养、贷牛还牛、还牛再贷、滚动发展”方式运营。

(上接第一版)发放牛犊给贫困户时,嘉豪公司与贫困户、“第一书记”签署“贷牛还牛”三方协议。当贫困户养殖肉牛12个月后,或当肉牛达到800斤以上,就达到出栏标准。符合出栏标准的肉牛,由嘉豪公司统一回收。肉牛出栏收购价格按市场定价,如果市场价格低于10元/斤,嘉豪公司按保底10元/斤给予收购,肉牛成交总价扣除牛犊成本等,即为贫困户的纯收入。

“贷牛还牛”发展模式在都安县百旺镇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认可。2017年,都安把“贷牛还牛”项目作为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全面铺开,林杰积极承担这一项目。根据计划,都安县力争到2019年实现20万瑶山牛的养殖目标,嘉豪公司则通过瑶山牛养殖帮助1.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而围绕“贷牛还牛”项目,“牛司令”林杰也开始奏起了助力脱贫攻坚的“五部曲”。

助力“贷牛还牛”产业链健康发展。2017年,林杰采用“公司+合作社+养殖基地+政府+贫困户”的生态养殖模式,先后投入资金1.5亿元,分期分批建设壮瑶养牛繁育养殖场、大都华牛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广西都安西南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屠宰深加工厂、有机肥加工厂、万亩“粮改饲”高秆玉米种植基地等设施建设,完成道路硬化、牛犊采购、养殖技术人员引进培训、精料配送、发放运输工具购买和牛犊隔离免疫场建设等配套工作。

2017年度,该公司发放牛犊5800多头,牛犊发放完成率100%,受益贫困户5800户2.6万余人,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6000至7000元;2018年度,嘉豪公司计划给贫困户发放牛犊2.2万余头。截至今年6月底,已发放牛犊3650头。

助力村集体经济走上健康轨道。嘉豪公司主动吸收都安县百旺镇妙田村、仁合村、崇文村和地苏镇怀道村、上节村等5个贫困村,集体入股嘉豪公司肉牛养殖产业,共计投入资金250万元,每年收益率为10%至12%,即每个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万至6万元。2017年,嘉豪公司已支付5个贫困村收益金25万元。

助力扶贫小额信贷帮扶脱贫致富。嘉豪公司养牛项目先后吸收扶贫小额信贷资金3000万元,每年为600户贫困户发放收益金240万元。

助力“粮改饲”项目,农户增收发展有了新途径。嘉豪公司在都安县地苏镇建设5000亩高秆玉米种植基地,农户种植高秆玉米每年每亩纯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或是农户流转土地给嘉豪公司,公司优先提供工作岗位给农户,帮忙公司种植和管理,每年土地流转租金和劳务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

“村委会为公司办理流转每10亩土地,公司就安排解决一名农民就业。村委合作社入股的资金饲养的牛犊数量中,企业按可饲养100头牛安排10个就业岗位给村委,公司包吃包住每人月薪发放2000元以上。” 据林杰介绍,在助力贫困户就业脱贫方面,肉牛养殖场、冷链仓储物流中心、肉牛肉羊屠宰深加工厂和万亩牧草种植基地等产业,预计可为贫困农户安排提供直接或间接就业岗位3000多个,每年为就业工人增加收入2.4万至3.6万元。

“我们最大的发展目标,就是公司每项产业的发展都能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助力精准扶贫攻坚行动,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林杰说,截至目前,在百旺壮瑶养牛基地、地苏镇大都华牛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粮改饲”项目开发和广西都安西南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就业人数共计500人,人均年纯收入达3万元。

科技引领特色养殖,打造循环发展模式

“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更离不开产业链。”在商海博弈多年,林杰深知农业产业尤其是特色养殖产业,不仅要把产业做出特色,还要把产业链搭建起来,带动贫困村、贫困群众,真正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公司先后投入资金3亿元,创建广西都安百旺养牛科研繁育基地和大都华牛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以‘微生物+’为核心,建立肉牛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科研中心和肉牛养殖人才高地。”如今,在嘉豪公司的肉牛生态养殖繁育基地内,现代化的养殖方式随处可见:宽敞的牛棚,2000多头牛分槽饲养、井井有条,技术员定时用车子运送牧料,区内专家长期技术指导,基地内鲜有牛粪异味……

“最终实现生产过程生态安全、环境生态安全、产品生态安全,这是我们特色产业的目标之一。”林杰介绍,该公司的“微生物+”生态养殖,即饲料发酵用微生物、环境治理用微生物、粪污处理用微生物,根据不同类生物将共生互利的原理,依托微生物技术手段解决,将动物养殖和植物种植产生的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使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平衡、和谐、共生。

按照“政府扶持、企业牵头、农户代养、贷牛还牛、还牛再贷、滚动发展”的运营模式,嘉豪公司打造了“确定贫困户+技术培训+金融扶持+修建牛舍+政府投保+帮扶干部跟踪+政府保本、企业回收+冷链加工、包装物流+互联网营销+滚动发展”的闭环产业链,形成持续循环发展模式。

“由龙头企业(嘉豪公司)带动,村集体经济参与,助推精准脱贫解决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都安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提高畜牧生产组织化程度,降低肉牛饲养成本、保证肉牛质量,开拓市场、促进销售,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得信息和技术服务,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保障贫困群众饲养的肉牛、肉羊和其他农产品有销路,嘉豪公司还投资2亿元,建设广西都安西南冷链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实现扶贫产业“供、储、展、运、销、配”全链条发展,年产值可达到30亿元以上。

“最重要的是,在‘贷牛还牛’项目中,农户参与程度高,是‘造血式’真扶贫。”在林杰看来,走产业化扶贫道路,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破解群众脱贫致富难题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嘉豪公司创新实施的‘贷牛还牛’项目、广西都安西南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大型生态肉牛肉羊屠宰深加工厂和万亩牧草种植基地等产业,每个产业都有农户参与,和农户的收入息息相关。”林杰说,只有变“输血”为“造血”,才能真正提升脱贫工作向心力,形成精准扶贫工作凝聚力,激发农户脱贫致富信心的燃动力。

据了解,2017年至2020年,嘉豪公司预计给贫困户发放牛犊5万头,涉及1.5万户8.75万余人,每户可增收6000至8000元,带动贫困户就业1500多人,年就业收入2.4万元以上。2017年,嘉豪公司被河池市党委、政府授予社会帮扶“先进企业”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