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诗培

“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8月13至18日,一场颇具广府风的乞巧盛会在广州大街小巷依次展开。作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州乞巧习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广州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一张亮丽名片。

乞巧节要“摆七娘”

乞巧节在珠江三角洲等地有悠久的历史。宋代诗人刘克庄留有诗歌记载了当时乞巧节的热闹场景:“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

在广州,乞巧节有着自己的特色,每年当地都会举办乞巧文化节,摆七娘、拜七娘、送七娘、赛巧会、赶巧集、赛巧节作品展……广东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乞巧文化协会会长曾应枫介绍,广州的乞巧活动多以各村的各个姓氏祠堂或社坊为单位,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左右,各村祠堂里都会摆设贡台,插上香烛,将“妹仔姑婆”们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与各种鲜花鲜果摆设陈列,乞求天上织女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此时,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都可以走街串巷参观姑娘们的手艺,这就是俗称的“睇七娘”。哪家“睇七娘”的人越多,哪家的姑娘就越体面。

在黄埔区横沙村罗氏大宗祠,记者看到,用“谢灶”“深井烧鹅”“卖懒”“游波罗”“写挥春”等数个作品立体地铺陈开的一幅民俗风情长卷摆满了案桌。作者“巧姐”罗惠娟表示,这些作品都要准备很长的时间,而在创作时,她也是全身心投入进去,甚至在走路时都不忘搜集原材料。

保护和传承让其更有活力

1998年,在乞巧节沉寂多年后,一批年长的乞巧婆婆悄悄地在祠堂重新摆起了“七娘”。经过媒体的宣传和政府的引导,乞巧民俗重回公众视野。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黄艳说:“天河区珠村、黄埔区横沙村都是广州最早恢复乞巧的村子之一,在其刚刚恢复之初,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参与人员都是乞巧婆婆。经过这20年的发展,现在有一半的乞巧手工艺人都是年轻人了,第一批乞巧婆婆的孙女长大了,此外还多了不少‘巧哥’。”

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潘剑明是珠村本地人。据他介绍,“乞巧手艺没有资料记载,全靠心手相传。现在,乞巧民俗在不改变其内核文化的基础上,多了一个祈福的含义。所以乞巧活动参与人员的范围扩大了,已婚女性可以继续参加,男子也可以。”

为推动乞巧节的保护和传承,广州市文化部门特别注重鼓励在社区、校园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教育工作。巧姐巧婆在家中主动组织子女、孙辈参加他们的乞巧手工艺品制作活动,从而吸引带动了一批青少年参与到乞巧文化活动中来。

2004年,天河区珠村小学将乞巧手工艺作为该校学生的必修课,纳入小学课程。2005年,珠村小学与珠吉街道办事处合作开发教材《我们的乞巧》,并于2006年正式在课堂中使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珠村小学第一批小乞巧手艺人也已经20多岁了。乞巧民俗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扎根了。”曾应枫说。

黄埔区大沙街道横沙小学也从2013年开始建立了校园乞巧活动室,邀请巧姐罗燕芬担任乞巧文化活动辅导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常年坚持乞巧手工艺品的制作辅导,吸引了各个年级四五十名同学参加。在2018广州乞巧文化节“代代乞巧传芳华”赛巧会上,横沙小学黄家敏、王钰禛2位同学创作的《鼓号振威》、潘雨轩同学创作的《拜七娘》获得创意传巧组“最佳传巧奖”奖项。

民俗走进商业区

近几年来,广州乞巧文化节系列活动接待的游客每年大概有40万人次。除了广州市民外,也有不少来自港澳台的游客,甚至还有从日本、韩国等国家远道而来的乞巧文化爱好者。为了弘扬传统乞巧民俗文化,促进乞巧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工艺的传承发扬,推动各地民间艺术的交流和乞巧文创产品的产业发展,广州市各区都在积极举办各项乞巧文化活动。

2007年,黄埔区文化局举办了“首届黄埔区乞巧文化节”,以后每年举办,并且鼓励社会组织团体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日益加深。2008年,乞巧工艺作为民间公益展览之一,参与每年举办的横沙书香文化节、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2015年黄埔区乞巧项目成为市级“非遗”项目。2011年,黄埔区被评为“广东乞巧文化之乡”。

天河区政府将乞巧文化的活动空间从乞巧民俗文化大本营珠村扩展到了广州CBD,以“广州乞巧文化节”为基础,让传统民俗从乡村走进城市。黄艳表示,广州乞巧文化从传统村落走到CBD,扩大了乞巧节的影响范围。“以前天河的居民会嫌珠村路途远,今年我们将开幕式从珠村搬到了广东省演艺中心大剧院,让天河各个街道的居民都有机会感受到乞巧文化的魅力。”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乞巧文化,广州乞巧文化节还将触角延伸到了正佳广场、广州塔等人流量大的CBD活动场所。据了解,今年是正佳广场首次参与乞巧文化节的协办,乞巧文化节与还原了1757年广州商业文明风貌的广正街相结合,展现广州的人文风貌,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游玩参观。广正街的活动以赛巧会与摄影展为主。

正佳广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赛巧会的举办,除了能给一些喜欢手工艺品的阿姨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手艺外,还在这个过程中对年轻的一辈,尤其是对小孩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文化得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