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爱看书、借书、买书,也爱收集旧书。闲暇时分经常去旧书摊逛,就这样与它不期而遇了。

那天傍晚时分,天快黑了,我下了班拐个弯来到旧书市场,一位老人大声吆喝:“便宜卖了,一元一本!”我闻声走了过去,在那些摊在地上的旧书里翻检起来。老人见我挑得认真,又从身旁的箱子里掏出一摞书扔到我面前,那本《三个火枪手》就来到了我眼前。

1988年出版,定价2.5元,平装。这是一部文学名著,封面严重污损,污渍斑斑,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泛黄得像古籍,虽然品相极差但不缺页,不影响阅读,我便毫不犹豫地买下来。我偏爱八九十年代出版的书,那时候人不浮躁,出版的书都经过严格的校对,翻译的书更是严谨。它是一本曾经在图书馆里“生活”过的书,内页盖有“某某水泥厂”的图书馆印章,从它破旧的程度来看,我想这本书在当时一定很受欢迎,可是虽然受欢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珍惜。借书的人大概是工人居多吧,他们把它带到工厂,在食堂的餐桌上看,汤汤水水滴落下来,因不是自己的书,也满不在乎;沾满粉尘和机油的手,互相传阅着,污渍侵染书页,历经时光的蹂躏,终与泛黄的纸张融为一体,酿成了岁月的痕迹。

八十年代是我阅读的高峰期,对古今中外的名著情有独钟。那时候虽然物质生活没有现在优越,但是精神生活相对富足些。一般的企业和单位都有图书馆和阅览室,借书和阅读完全免费,好一点的单位和企业甚至还有电影院,也是免费观看。与书为伴的日子真是美好,密集的阅读也为我以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今图书市场空前繁荣,而阅读的人,却变得无比浮躁与功利。我特别怀念那时候人的精神面貌,淳朴热情,友爱乐观,崇尚知识、阅读和艺术,在一切都没有被金钱腐蚀之际,书籍是最好的精神陪伴。

我书架最上端,有几十本旧书,都是从地摊上淘来的,朋友说把它们摆在书架里不美观,不如放起来收藏好。我笑了,不置可否。当我想读书时,我希望随手就能取阅任何一本,翻看一本旧书籍,如同打开一坛陈年老酒,油墨的香气、纸张的摩擦、人的气息,混杂往昔的味道扑面而来。读着这样一本书,仿佛时光倒流,静品沉缓绵长的旧日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