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日新月异”来形容那坡县城厢镇口角村那布屯的变化再合适不过,现如今,经常到那布屯检查的工作人员总会发出由衷的赞叹:“那布屯真是一个月一大变。”然而,就在两三年前,那布屯还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很多年轻人因看不到致富希望外出务工,屯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小孩或无劳动能力的群众,脱贫成为了“老大难”的问题。而现在,屯里不仅修通了水泥路,家家户户也都陆续盖起了楼房。通过发展桑蚕产业,那布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脱贫之路,而在那布屯寻找脱贫道路的艰难历程中,现年51岁的口角村民委副主任何玉飞功不可没。

  失败不失志气

  一直以来,那布屯群众只能以种植水稻、玉米,或散养猪、牛为主要收入来源,屯里很多群众住的还是木头房子,走的路也是泥巴路,一到雨天泥泞不堪。群众也曾尝试过开展烤烟种植等产业,但效果并不理想。这些发展难题一直困扰着何玉飞,群众着急,何玉飞更着急。“要想实现脱贫,就不能再沿着老一辈的思路发展”,这是何玉飞最深刻的体会,她也一直在寻找新的出路。2009年,在政府的推动下,不少村屯开始尝试种桑养蚕,当时还是屯长的何玉飞就决定尝试带头种植桑叶,她自掏腰包带了3户群众尝试种植,每户帮助出资500元。经过试验,种植桑叶的效果很好,但后来由于没有技术人员指导,最终以失败告终。

  初次种植失败后,何玉飞感到有些迷茫,也曾外出到广东务工一段时间,但由于家里老人需要照顾,后来还是回到了那布。何玉飞深知,既然回来了,就必须要发展产业才能解决贫困问题,因此她心里还是希望能够发展桑蚕业。2015年,口角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冯显云上任。冯显云经过调研,认为种桑养蚕是一条不错的出路,能够成为脱贫致富的产业。为实现这一目标,何玉飞与冯显云决定,先找到愿意试种的群众,以何玉飞为带头人,如果试种成功,就在全屯范围进行推广。

  随后,何玉飞与冯显云一起深入群众家里,动员群众试种桑叶,再次向群众宣传政府的保障政策,并承诺如果第一批尝试不成功,群众可得到政府足够的生活补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家一户的动员,到2016年年初,终于有4户群众同意试种桑叶。

  带领群众一起致富

  为保证种桑养蚕的顺利开展,何玉飞还到过其他村屯专门学习了种桑养蚕的技术。最开始,何玉飞自家种了12亩桑树,其余的农户每户种了3亩多,总共试种的有20余亩。2016年春季,那布屯遇到干旱,桑树生长很缓慢,这让试种的农户和观望的群众再次产生疑虑,到后来其中一位试种的农户还打了退堂鼓。但是何玉飞没有退缩。过了干旱季,桑树的长势非常好,这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当时屯里还没有蚕房,何玉飞就让群众到她的家里去养蚕,并耐心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经过精心护理,蚕开始吐丝了,收成很不错,第一批蚕茧何玉飞就获得了2800元的收入,第二批则有3000多元的收入。为了能让群众分享到收获的喜悦,何玉飞叫上屯里所有群众到她家里,群众亲眼目睹试种农户获得的成功后,也开始跃跃欲试。2017年,那布屯种植的桑树面积扩展至300亩,新增了20户贫困户参与种养,到了2018年,全屯的群众基本上参加了种桑养蚕。为保证桑蚕业的顺利发展,政府部门为贫困户提供了蚕具、化肥,修建起了水泥道路和蚕房,完善了种桑养蚕的硬件设施。作为带头人,何玉飞不顾工作和照顾家人的繁忙,叫上全屯养蚕户来到她家里,教他们养蚕、喂蚕、换蚕沙以及如何防止蚕生病等知识,群众有困难都会第一时间找到这位带头人,何玉飞也很耐心地为大伙解答种种疑问。

  让何玉飞感到欣慰的是,最初反对的群众现在也开始支持种桑养蚕了,不少外出务工的群众看到家里产业开展起来后,也回到了家乡,其中一位返乡年轻人因家庭条件较差,何玉飞还主动提供自家蚕房,并免掉最初的租金。在何玉飞的鼓励下,年轻人坚定了信心,目前已初见成效。

  当前,那布屯的桑树种植面积有680余亩,未来还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群众也很支持这个产业,即便遇到价格走低也不气馁,种桑养蚕已成为了群众们认可的核心产业。那布屯海拔较高,根据估算,每年至少可出蚕11批次,按照目前的价格,每张蚕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即便价格走低,每户每年预计都会有至少5万元的收入,脱贫将不再是难题。

  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

  “其实一开始我是担心的,特别在第一年,我的压力很大,因为我是群众带头人,我自己成不成功无所谓,我最怕就是群众不成功,如果不成功那是我的责任。现在农户们都有收入了,他们也很感谢我们。这两年来就轻松多了,整个屯的变化非常显著,这些新房子都是大家种桑养蚕有收入后起的,其他村镇的群众也经常来我们这里学习经验。现在回头想想,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但是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何玉飞说。

  在采访中,何玉飞还告诉记者,她家曾经是全屯32户中最困难的,家里的老人还是残疾人,她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但何玉飞一直有改变现状的坚定信念:“如果我不奋发,生活状况不会有任何改变,还是一样会被人嘲笑。”现在,通过种桑养蚕,何玉飞已经取得了成功,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桑叶和蚕茧市场价正常,她一年的收入至少也有5万元。虽然自己取得了成功,但她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带领全屯的群众一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