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明松是名畜牧师,从事山羊生产、研究、培训和成果推广等,自获聘为科技特派员,深入马山县多个乡村开展帮扶工作后,当地村民都称他是“金点子”特多的“羊倌”。韦明松将大量实用科技成果在农村进行推广,以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

马山县多山,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该县就开始养殖黑山羊。但在对该县各家养羊合作社和专业户进行实地技术指导时,韦明松发现存在山羊品种太杂、饲养方式简单、粪污处理不完善、防疫程序不健全、销售渠道不畅通等问题。

经过调研,韦明松提出:从羊的品种改良入手,引进努比亚山羊进行杂交改良,培育出个体大、奶房发育较大的杂交个体。此建议得到合作社和养殖户的采纳,至今杂交羊占当地存栏羊的80%,为提高生产效益打下基础。

韦明松还提出在石山地区养殖山羊的新模式,即山羊保持适度规模200头左右轮牧饲养,通过羊粪的排泄,给山上的草木提供肥料,有利于地区生态循环养殖再发展。实践证明,采取半舍饲圈养半运动的饲养方式,解决了山羊满山跑食、破坏灌木破坏生态的问题。

饲养方式上,韦明松建议养羊户采用生态养殖新技术,在羊的饲料或水中加入微生物菌剂,通过消化系统的吸收,减少羊病发生,降低粪便臭味,减少羊粪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养殖零排放。

一年多来,韦明松利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肉牛肉羊产业体系生态养殖创新团队项目”的资源优势,免费为养殖企业、养殖合作社、养殖农户等发放各种畜禽专用微生物菌剂,解决了上千吨牛羊猪鸡排泄物的发酵处理问题,为马山县乃至全区畜牧生态养殖业的发展和动物粪污的环保处理作出了贡献。

在帮扶工作中,韦明松还积极申报相关的科技项目,发挥科技项目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诸如,申报南宁市科技局“马山生态种养循环技术示范区”项目建设,其主要经济指标是建成连片生态种养循环示范区1个,直接带动深度贫困村1个、种养专业合作社3个和贫困户60户,实现每户年纯收入1万元;辐射带动200户农民开展生态种养,实现每户年纯收入5000元。通过类似项目的带动,再通过市县(区)乡一级的推广应用,农户得到实惠,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培养了科技人员队伍,提升了科研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我又申报了一个南宁市脱贫攻坚示范区建设重大项目。”韦明松表示,项目一旦开展,将在马山县贫困村建立一个生态种养循环技术示范区,促进当地玉米、桑树、甘蔗种植及秸秆饲料加工产业和牛羊养殖业的生态循环,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本报记者冯梓剑 通讯员陈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