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为目标,通过“四个聚焦”,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区域统筹、整合资源,聚焦构建联动格局。推行“部门报到”,推动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业绩、党员述职“四亮一述”活动,组织开展驻地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打破“行政壁垒”,驻地单位党组织与街道党(工)委成立党建联盟理事会,选举成员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理事,实行轮值主席制,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常任理事会,研究解决重大事项和突出问题;创新组织设置,在商圈楼宇、行业协会、产业链条等业态中联合建立党组织,积极协调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等驻地单位参与党建工作。

重心下移、创新机制,聚焦配强基层力量。“雇员制”补强街道力量,参照公务员薪酬待遇标准,采取“笔试+见习+面试+跟踪培养”的方式,吸纳优秀年轻大学生充实街道工作力量;“合同制”补强社区力量,与137名大学本科毕业生签订为期两年合同,到社区工作并纳入后备干部培养;“聘用制”补强社工力量,大量聘用人员从事卫生整治、人口信息录入等工作量大但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不高的工作。

共建共管、共用共享,聚焦夯实基层基础。共用办公场所,采取新建、改建、扩建、划拨、购置、租赁、借用七种渠道,保障各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居委会的办公用房;共建服务阵地,推行社区多功能活动室、值班室、卫生间和N项拓展功能“3+N”建设工作;共享公共阵地,在交通干道沿线、公园广场等区域建设开放式党建阵地,大力宣传党建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先进文化。

拓展功能、关注民生,聚焦完善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服务,下放3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到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居委会,设置“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提供“在线式”服务,探索“智慧党建”管理平台,开通六盘水党建云平台、党务政务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等服务载体,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提供“保姆式”服务,鼓励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居委会开展“四点半加油站”“爱心超市”“七点半巡逻队”等服务,让服务群众更贴心。(陈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