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天气太热了,所以鹌鹑的产蛋量会受影响……”近日,在东坡区复兴乡的一处鹌鹑养殖小区内,一位身材中等、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正在向养殖户解答疑惑。这名男子正是当地鹌鹑养殖大户、眉山市东坡区云阁鹌鹑养殖专业技术协会会长陈豫川。近年来,他在眉山市、东坡区科协的帮助下,发挥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开展鹌鹑产业“点穴”式精准扶贫,通过“委托代养模式”直接带动精准识别贫困户95户发展鹌鹑养殖,2017年为贫困户发放分红款31万余元。

科协助推“养殖之路”

鹌鹑产业蓬勃发展

“以前,我也干过其他的工作,兜兜转转,最后我还是选择了自己擅长的养殖业。”陈豫川从四川农业大学兽医专业毕业后,曾在眉山某燃料建材公司工作,后来遇上了企业改制,便放弃了工作,决定利用自己大学所学知识搞养殖。

1998年,陈豫川开始养兔子。后来在科协的指导下他还成立了眉山市东坡区养兔协会,兴办了养兔繁育场,建立了兔子食品加工厂。

当时全国各地的养殖业也蓬勃发展起来,陈豫川遇到了“瓶颈”——“我们养的肉兔竞争不过外省的獭兔,獭兔可以进行深加工还可卖皮毛,而肉兔一般只能鲜销。”

面对肉兔养殖的短板,陈豫川思来想去找不到突破口,“那就避开这个短板,干脆改养鹌鹑吧。”当时眉山鹌鹑养殖还不多。很快,他的鹌鹑养殖想法得到了眉山市、东坡区科协的肯定和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2012年,陈豫川成立了眉山市东坡区云阁鹌鹑养殖专业技术协会。

如今,协会在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复兴乡分别建有占地30亩和50亩的云阁鹌鹑养殖小区和膏村鹌鹑养殖小区,带动3500余人从事鹌鹑相关产业,养殖鹌鹑1300余万只,协会会员辐射全省多地,成为中国西部专业鹌鹑蛋供应商。

从“输血”到“造血”

鹌鹑养殖实现精准扶贫

“这是您的分红款,请收好。”2018年初,东坡区云阁鹌鹑养殖专业技术协会的工作人员正在向贫困户们发放去年分红款。

近年来,协会通过“代养模式”,帮助了很多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低下的贫困户代为饲养鹌鹑,并保证其收益。据统计,通过此模式直接带动95户精准识别贫困户发展鹌鹑养殖,并在2017年,为贫困户发放分红款31万余元。如今,已有仁寿县景贤乡柏杨村、曹家乡清泉村,东坡区三苏镇三苏村、金花乡长山埂村等多地农户得到了协会的养殖帮扶。

“扶真贫、真扶贫”,要想真正脱贫,还需要政府、企业从“输血”到“造血”。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当地政府和协会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保证其收益的同时,还让他们学到养殖技术,实现“真脱贫”。

2017年6月,通过当地政府的帮助,仁寿县曹家乡清泉村的贫困养殖户陈雪文加入了鹌鹑养殖专业技术协会,开始养殖鹌鹑。虽然以前从未接触过鹌鹑,也不懂养殖,但陈雪基本不用担心。“协会的老师会专门过来教我们怎么养好鹌鹑,同时,政府也会给我们一部分补贴,让我们无后顾之忧。”

“以前,我们家主要收入都是靠我在工地打工,不仅辛苦,收入也无法维持一家四口的基本生活,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也感谢协会的帮助,让我们一家过上了好日子。”据了解,陈雪文的妻子一直患有重疾,每3天的治疗费就高达500多元,这让原本收入不高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几年前,他的女儿考上了大学,但因为家里经济很困难,女儿只好放弃上学。陈雪文告诉记者,是“鹌鹑”给他们家带来了希望,“去年我养了2万多只鹌鹑,利润就有6万多元。”谈及养鹌鹑给他带来的可观收入,陈雪文激动不已。

近年来,在眉山市、东坡区科协的帮助下,该协会发挥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开展鹌鹑产业“点穴”式精准扶贫,共带动95户贫困户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