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者:康宁 发现地:甘肃陇南一句话推荐:中国古代乞巧民俗的“活化石”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还未下车一睹大寨村的芳容,耳边就传来了姑娘们悦耳的歌声。

大寨村所处的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仰韶文化、寺洼文化、齐家文化交相辉映。《路史》记载:“伏羲生于仇池,长于成纪”,“仇池”就是指西和县内的仇池山。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处陇上江南的小城气候湿润、四季分明,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则造就了当地特色浓郁的乞巧文化。

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除了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传唱千年,在西

和县,它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九至七月初七这七天八夜是西和的“乞巧女儿节”,女孩儿们向能织出朝霞和云彩的织女祈求心灵手巧,并许下心愿,希望自己也能找一个像牛郎一样相爱的丈夫,姻缘美满。

“乞巧”有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程式。在当地女孩儿们心中,这是一个比过年还要隆重的节日,这几天她们不用干家务、不用针织纺线,可以尽情地和姐妹们唱歌跳舞,还能交到许多新朋友。

为了迎接这个只属于女孩儿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六月,西和的姑娘们就忙碌起来了,她们准备好漂亮衣服,用豆子和小麦避光培育好“巧芽”,

然后结伴而行,在领队“巧头儿”的带领下炸“巧馃”、排练歌舞,还要到县上的纸活店里“请”一尊最漂亮的“巧娘娘”纸像。

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参加乞巧的姑娘们盛装打扮、列队而行,一路唱着歌,把准备好的“巧娘娘”纸像挑到河边,在“巧头儿”的指导下举行仪式,将巧娘娘请到早已选好的“坐巧”人家的院子里,乞巧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我们一行人顺着小路拐进村,循着歌声来到一户干净整洁的小院里,这是今年大寨村的“坐巧人家”之一,为我们介绍乞巧习俗的是这里的“巧头儿”罗玉梅。罗玉梅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从小就跟着姑姑和母亲一起参加乞巧活动,自幼耳濡目染,对乞巧的程式和习俗了如指掌。“现在学校放假了,我正好有时间指导这些姑娘们,看她们自发积极地参与这项传统活动,我很开心,乞巧活动在我们这里已经有快2000年的历史了,还要靠她们传承下去。”罗玉梅说。

“巧娘娘请来了点黄蜡,天天教我绣梅花。巧娘娘请来了献茶酒,给我赐一双好巧手。”姑娘们唱着悠扬的迎巧歌,接下来就是乞巧程式中最隆重的拜巧和娱巧了。她们将在接下来六七天的时间里尽情载歌载舞,还要到邻近村镇的其他乞巧点去互拜“巧娘娘”,两地的姑娘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同时相互交流自己的队伍编的乞巧歌曲和舞蹈,联络姐妹们的感情。

女儿节是女孩儿们的狂欢节,这七天八夜的她们是无拘无束的,山村大路旁、空地上,女孩们扯开嗓门唱着乞巧歌,媳妇们穿红戴绿,欢天喜地跳着扭着,甜美的歌声和整齐的舞姿尽情地表现着节日的快乐。罗玉梅说,她带领的这个队伍共有20几个姑娘,那些跳舞的媳妇们是从隔壁村前来拜巧的。最初的乞巧活动只是尚未出嫁的女孩儿们参加,女孩儿们向巧娘娘乞巧的同时也会有各村的小伙子围观,若是看上哪家姑娘,便可带着媒人去提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前参加乞巧的姑娘们也渐渐嫁为人妇,她们怀念自己儿时参加乞巧时的快乐,于是怀着对乞巧的热爱,又慢慢回到了队伍中。

姑娘们从早跳到晚,纵情的歌舞中满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唱罢跳罢,之前小心翼翼培育的

“巧芽”要派上用场了。“巧芽儿嫩又长,把愿许给巧娘娘……巧了照个花瓣,不巧了照个烂扇儿,巧了照个绣花针,不巧了照个钉匣钉”。“卜巧”这个环节似乎是整个乞巧过程中最神秘的,“照瓣卜巧”即用巧芽在水中的投影图案卜问自己的巧拙、祸福,因“巧芽”在水中的投影多呈花瓣状,所以又叫“照花瓣”。

姑娘们手端瓷碗分站供桌两旁,巧头儿在神桌前跪拜祈祷:“请巧娘娘给黑眼的阳人赐个好花瓣,指一条巧路。”然后把迎来的水分别倒入每个姑娘的碗中,大家一边唱着照花瓣歌,一边把“巧芽”掐成若干小段,一段一段地投入碗中。浮在水面上的芽叶在碗底折射出不同的投影图案,姑娘们仔细观察着自己的碗底,分析着图案地寓意,又期待、又兴奋,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欢笑。据说,细细长长的针形图案代表绣花巧手,若是一朵盛放的花形,则表示这位卜巧的姑娘能找到一个如意郎君。

如今,现代化生活使人们早已脱离了“男耕女织”的农业形态,姑娘们开始在传统乞巧歌舞中加入一些流行元素,许的愿望也由过去的绣花巧手变成了成绩优良、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等等。罗玉梅说,在传统乞巧程式的基础上,孩子们的节目每年都会有些新意。我想,节目年年不同,不变的,是西和女儿对聪明灵巧的期盼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吧。

小贴士

地址: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大寨村美食:洋芋丸子、杠子面、西和三片、西和面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