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讲”“习”结合兴产业,走出脱贫新路径

最近,曹李川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把讲习重点放在市、县产业脱贫政策上,根据“四类分类”法,积极向贫困群众宣讲对应的扶贫政策,引导他们根据自身情况对号入座。通过宣讲,贫困群众了解了各项产业扶持政策,主动申请贴息贷款、搭棚建圈搞养殖、流转土地种黄花菜、参加“331+”湖羊养殖合作社……齐心协力向着脱贫目标迈进。

曹李川村驻村工作队因势利导,组织村上的种植养殖大户到平凉、镇原、西峰等地学习考察,回来后召开考察宣讲报告会,并聘请市、县畜牧专家在村上讲解培训,激发调动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热情。特别是围绕“户户有发展依托、家家有脱贫门路”,先“讲”再“习”、边“讲”边“习”,到生产一线开展讲习培训,提高了群众的知识技能和自我发展水平。

据悉,目前,曹李川村已落实养殖业贴息贷款31户81万元,新建改造棚圈65处,新增养牛户35户、养羊户15户。成立了种植、养殖、农机3个合作社,建成了湖羊养殖场,修建标准化羊舍4座,调引湖羊215只,采取“331+”模式带动贫困户12户。

身边人说身边事,育出文明新风尚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领新风尚,是曹李川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初心”所在。

“我们的讲习队伍堪称‘阵容豪华’,市、县、乡三级党委书记都前来讲过政策,很多农业专家、农技干部也来传授过经验,而村里的乡贤达人、文明标兵、致富能手、先锋模范更是讲习所的‘座上宾’。”曹李川村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副队长陶建强说,让身边人说身边事,以身边事感化身边人,讲习所通过讲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引导贫困群众摒弃了“等靠要”思想,丢掉了“比穷不比富”的观念,在精神上把群众重新组织了起来,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和创业激情。

为了让讲习所发挥更大的作用,曹李川村驻村工作队还组建起了村上的红白理事会,把能张罗事、有威望的“几大总管”全部吸纳为理事,制定村规民约,不断革除高价彩礼、封建迷信、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树立起了文明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