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儿出嫁时,我和女儿约法三章:一是没事不要经常回娘家,二是两人闹矛盾尽量不让父母知晓,三是有了孩子自己带为主、父母看为辅。

看到女儿不理解,我给女儿讲了邻居李姨和我父亲的故事。

一天,我和邻居李姨正在小区散步,李姨手机响了。接完电话李姨告诉我,儿子、儿媳妇因为孙子的学习又吵起来了,儿子嫌儿媳妇娇惯孙子,致使孙子不懂礼貌,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儿媳妇嫌儿子只知道使用暴力而不知道给孩子讲道理。

看着李姨平静的面孔,听着李姨不动声色的讲述,我有些不解地说,儿媳妇都给你打电话了,你就不过去看看?难道你就放心?

李姨看看我,笑着对我说,儿子成家立业了,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处理家庭矛盾,那是他的事情,我没有权利干涉,更不愿意干涉。我今年已经74岁了,没有精力参与孩子们的生活、工作、家庭等问题,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学会放下。

听了李姨的话,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父亲晚年时,听力有些下降,和父亲说话,必须凑到他跟前大声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吵架。

我在保健器材专卖店给父亲买了副助听器,高高兴兴地回老家,调试好了,给父亲戴在耳朵上。然后,轻轻地问一句,听到了吗,父亲很惊奇地大声说,听到了,说完以后,父亲自己扒拉下助听器。我不解地问,你不戴?父亲对着他的儿女们说,不聋不哑不做家翁,我这样就很好,何必自寻烦恼。

女儿听了这两个故事,对我的约法三章不再抵触,从心理上也拐过了这个弯。

其实不是我狠心,因为老年人只有学会和子女“断舍离”,晚年才能更幸福。

断,即断掉“插上一脚”的念头。老年人都是过来人,深知两夫妻过日子免不了磕磕绊绊,磕磕绊绊并不等于婚姻就不幸福。有些本来是小事,老人插上一脚,有可能导致矛盾升级,往小处说,落个儿子不开心,儿媳怨恨,闹大了,可能是两口子闹离婚。到时候,子女抱怨,自己闹心。

舍,即舍弃“自以为是”的心态。很多老人都有一种“自以为是”的心态,习惯于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指导子女的生活,子女不听,自己生闷气,影响健康,何来晚年幸福。事实上,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老年人作为长辈完全可以“装聋作哑”,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更受家人欢迎,也有助于保持精神轻松愉快,增进健康长寿。

离,即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保持距离就是不要事事依赖子女,给子女一个自由的空间。人性本身存在自私、自我的一面,如果两代人不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些缺点很容易被一些不开心的琐事激发出来,以致于每个人都拿出缺点相互折磨,这样既不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更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