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区暨湖南湘南湘西加工贸易转移合作区邵阳先行先试是省委、省政府支持邵阳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该项工作,对于推动我市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和“二中心一枢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创建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区工作进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下一步该如何推进?日前,市人大常委会发布了一份关于创建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区工作的调研报告,就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现状 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量小企业少

我市现有加工贸易进出口实绩企业16家,主要分布在邵东县、双清区、隆回县和洞口县。据海关统计,2017年,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6349亿美元,总量在全省排名第五,占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3.5%,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1.4%。总体来看,我市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量小、企业少、占比低,且以传统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为主,高新技术企业所占份额小,产业主要集中在邵东打火机和九兴鞋业,加工贸易对我市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发展空间较大,亟需通过创建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区促进我市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

为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区创建,当前,我市主要开展了五个方面的前期工作:一是在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实施方案,并与省商务厅、长沙海关等部门进行了多次对接;二是充分发挥异地邵商优势,利用现有优惠政策,加大了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工作的力度;三是启动了保税改革试点工作;四是出台了《推进保税改革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五是加强了业务培训和指导,积极引导我市打火机、发制品、箱包等现有外贸企业用好用活加工贸易政策。

瓶颈 现代物流业和产业配套能力不足

调研组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我市承接加工贸易转移仍存在政策支撑体系不健全、现代物流业和产业配套能力不足、相关基础性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

贸易“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特点,决定了加工贸易企业比较看重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我市位于湖南省中部,不沿边不靠海,加之现代物流业发展滞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同时,产业配套能力也不足,沿海发达地区关联产业的本地配套率已达到95%以上,但中西部地区这一指标还达不到30%,在我市也是如此。特别是在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上严重不足,加工贸易中间品本地采购率低,相关产业配套能力低,加工贸易企业多数处于“一进一出、单工序”的发展阶段,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产业链短,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较少,尚未形成产业密集区和特色产业带。物流成本和配套成本的大幅攀升,成为制约加工贸易企业转移落户的瓶颈。

此外,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人力资源难以得到保障。一是招工难。虽然我市是人口大市,但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多数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大多是没有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熟练的产业工人比较稀缺。二是专业人才缺乏。一方面缺少懂国际贸易、懂政策法规的专业人才,以致企业不能用好用足国家的鼓励和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现有的生产管理精英人才大量流失,主要原因是专业人才思想开放,更愿意到沿海地区和西部有优惠政策的地区打拼,不愿意留在本地发展。

建议 强化载体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为抓住国家鼓励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以及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引导我省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加工贸易转移的历史性重大机遇,调研组建议: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立足我市现有产业的发展现状,强化载体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做好加工贸易这篇大文章。

1.解放思想,汇聚抢抓机遇新共识。要把搞好加工贸易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品位、激发发展活力的重要工作来抓,大胆创新抢抓“天时”、先行先试创造“地利”、强化配套营造“人和”,将加工贸易政策优势、产业转移转化为外贸发展、财政增收、产业结构升级等现实成果。

2.高度重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把引进加工贸易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重点引进发制品、品牌服装、箱包、皮草加工等产业企业,推动集群式、产业链式项目承接,并吸引跨国公司总部、营销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入驻我市,加快培育新的加工贸易增长点。

3.大力争取,积极落实优惠政策。一是积极向上争取优惠政策;二是在严格落实国家、省里有关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我市转移的配套政策,吸引加工贸易企业落地我市。

4.补齐短板,加快承接载体建设。要切实加强对经开区和产业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要加快构建我市现代物流业务体系,降低公路、铁路运输收费;尽快建好公路口岸,积极争取批准设置铁路和航空口岸,推进标准化管理,提高口岸管理信息化水平;探索建立陆空联运模式,推动我市航空铁路和公路货运发展,降低物流成本。

5.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服务效能。要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进出口环境和创新环境,同时加强加工贸易专业队伍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此外,各级政府及其劳动保障部门要安排专项经费,优先组织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大中专技校学生就近到产业园区就业,并鼓励大专院校通过校企联合和订单、定向培训等形式,为落户企业提供数量足够、技能熟练的劳动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