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姝

纵观裴唐宇和张建晓的文化生意经,就知道只有让葫芦不仅是葫芦,这样才能卖出好价钱。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懂得这并不是什么怪事,这就是看准了市场,产出了适销对路的产品。

他们有文化,他们善于学习。仅仅是“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裴唐宇和张建晓就感觉到葫芦种植这个项目大有可为。而且他们善于学习,更深入地了解葫芦背后的福禄文化、葫芦的种植技巧、葫芦的文玩属性、葫芦极高的商品价值,最终选择了葫芦种植这一产业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

他们懂技术。在常人眼中,葫芦跟雕塑可能是个八杆子打不着的两个事情,但是裴唐宇就是利用自己的雕塑技术发展、继承了范制葫芦、烫画葫芦和勒扎葫芦等工艺。在葫芦种植上,他们坚持的机械化种植和绿色栽培,都大大提高了劳作效率,更大大提升了种植葫芦的皮质、品相等。

他们会经营。在葫芦种植的定位上,一直走文化产业的路子,赋予葫芦更多的文化价值。在葫芦的销售市场中,他们审时度势,随时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并在事先考察阶段,裴唐宇就通过拜访,确认了葫芦规模化销售的渠道。

目前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正逐渐加快,社会分工和资源分配的区域性也越来越精细化。农产品品种多,农民种什么、养什么,有很大的选择性,没文化、没技术、不会经营,很难选准;农产品季节性强、保鲜难度大,对销售渠道功能要求高,没文化、没技术、不会经营,很难规避市场风险;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消费需求的普遍性致使供求情况复杂,没文化、没技术、不会经营,很难分享信息红利;农产品容易受自然条件制约和影响,产能不稳定,没文化、没技术、不会经营,很难处理供求关系。

因此,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今天,“农民”这个词已经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有了更多的科技和专业诉求,需要的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传统意义的农民角色必须改变。

今天的农民应增强做新型农民的自觉,主动学习文化,认真钻研技术,抓紧赶补市场必修课;党委、政府特别是职能部门,要扶贫先扶智,坚持送文化、送技术、送政策、送信息到户到人,担当起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的责任;涉农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对农民进行技术帮助、培植优化资源、分摊收益风险,与农民、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推进乡村振兴伟大征程上真正有所作为。

现代化进程,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只有个体充分掌握了相应的现代化技能,才能形成现代化的有力支撑,而在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必然是未来的蓝海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