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下午,太阳快下山的时候,覃亚林又准备去他的红心香柚园。出发前,他不忘叫上同村的韦代想。

“柳微”车在山路上开了半小时。只见眼前到处都是深红色的防虫袋,里面包着正在成熟的果子,远看如一片晚霞,染红了整片山坡。

这片柚园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环界村后随屯。再等3个月,又将迎来新的丰收季。

覃亚林和韦代想一头扎进园里,查看长势,交流技术。“如果不是一起种柚子,我们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打交道。”覃亚林笑着说。

二人所在的环界村,共920户村民3836人,家家户户都种红心香柚,目前总种植面积8000多亩。2012年,环江推进开发扶贫“整乡推进”,大安乡被打造成为“红心香柚示范基地”。

覃亚林是远近闻名的技术能手。2013年,他通过“以地换地”整合了这片47亩的果园,免费领了1800多棵苗木下种。2016年挂果当年,就夺走环江第二届红心香柚节“柚王”称号。同年,他还把红心香柚带到上海,摆上了第九届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的展台;次年,他捧回了“品质一等奖”的奖杯。

韦代想原籍都安三只羊乡,1993年移民到了大安乡三江屯,和覃亚林成了同村人。

整整20年里,二人的生活并无交集。这期间,头脑灵活的覃亚林通过种桑养蚕跑运输,早就成了村里的致富能人。韦代想的3个孩子上学,妻子体弱多病,就他一个劳动力,年收入不到5000元,家里一贫如洗。

“整乡推进”后,韦代想也拔掉了玉米和甘蔗,把12亩地全部种上红心香柚。

香柚树每年有4次至6次的“长梢”期,这是果树长冠和病虫预防的关键时节,护理不好,“梢”被虫害了,树冠长不大,影响长势不说,还可能导致连片感染。

2013年,苗木种下去3个月后开始“长梢”,韦代想却犯了愁,不知道如何护理。这时候,覃亚林主动登门,向他面授诀窍。从如何“盯梢”“护梢”,到如何施肥、杀虫、预防病虫害和细菌感染,通通倾囊相授。

那时,两个人天天往彼此的果园里钻,跑来跑去,两个人的情谊,也像园里的红心香柚树冠一般,越来越浓密。

而今,覃亚林成了环江“百强党员能人”,是大安乡名副其实的“柚王”。韦代想脱了贫,也能独自管护他的12亩柚园。

记者采访期间,覃亚林的手机不时响起。“都是村民打来的。”覃亚林说,每年果树“长梢”期和丰收期前,是他最忙的时候,一边要照看自家柚园,一边还要经常往村民的园子里跑。哪家遇上了“疑难杂症”,都会打电话来问,或者直接叫他过去看。

“一颗‘红心’,连接着千家万户。你拉我,我拉你,这个产业才能做得好!”覃亚林说,是党委、政府“整乡推进”“精准扶贫”政策改变了整个大安乡,这几年环江全力打造红心香柚品牌,种植面积年年攀高,成为全县扶贫支柱产业,产品不愁销路,大部分通过电商、展会和批发销售一空,村民们心里踏实劲头十足。

“接下来,我就想一心一意管好红心香柚!”韦代想的话不多,但言语间充满着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