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祖锐

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会文明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之际,笔者结合诚泰保险公司的经验做法,就保险如何助推我省的脱贫攻坚工作作出如下思考。

一、紧盯农业产业发展提升保险服务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我省之所以形成量大、面广、程度深的贫困现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非农业收入增收渠道不多。因此,想要摘掉贫困帽子,必须进一步发挥产业扶贫的重要作用,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保险机构应认真研究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积极开发扶贫农业保险产品,满足贫困农户多样化、多层次的保险需求。积极探索出“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等扶贫模式。立足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积极开发推广目标价格指数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农业设施保险。切实做好贫困地区农业保险服务,灾后赔付要从快从简、应赔快赔。对已确定的灾害,可在查勘定损结束前按预估损失的一定比例预付部分赔款,帮助贫困农户尽早恢复生产。近两年来,诚泰保险公司在保山市、普洱市成功开办了咖啡价格指数保险,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探索设立甘蔗价格指数保险,及时为因价格下跌的给种植户造成损失的种植户进行及时赔偿。在保山市开设了农业机具保险,帮助建档立卡户口增产又增收,有效防止或出现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等情况。

二、紧盯农民健康需求提升保险服务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农民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国务院扶贫办数据显示,因病致贫返贫的约占42%,云南省同样面临着这个严重问题,因此,真正解决好贫困农户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不可忽视并避免重走“回头路”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我省乌蒙山片区、石漠化片区、滇西边境片区和迪庆藏区“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滇西边境片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群众的健康需要,已经成为“健康云南”建设最突出的“短板”。保险机构应发挥专业优势,不断改进大病保险服务水平,提高保障程度,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研究探索大病保险向贫困人口予以倾斜。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和社会慈善等衔接,提高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以及农民养老健康保险为重点,配合推行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服务模式,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联动工作机制,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健康扶贫补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对接和即时结算等服务。诚泰保险积极参与农村个人意外业务,持续开展了为普洱市的38.3万户建档立卡户医疗扶贫保险。

三、紧盯自然灾害救助提升保险服务

我省是一个自然灾害易发多发的省份,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的森林火灾、农作物病虫害、滑坡、泥石流等重大山地灾害亦明显偏多,因灾返贫现象突出。保险机构应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研究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巨灾再保险等制度,逐步形成财政支持下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探索对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森林火灾等灾害的有效保障模式,提供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三农”保险产品。积极发展农房保险、农业基础设施保险、森林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等普惠保险业务。诚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开办的民房地震灾害保险,投保两年来,大理州先后3次发生5.0级以上地震,诚泰保险公司及时赔付6300多万元,帮助灾民恢复重建。诚泰保险还积极参加了在玉溪市、丽江市的种植业、养殖业灾害保险,森林火灾保险工作,及时高效的赔付,有效减少了贫困地区农民的损失。

四、紧盯民生保障救济提升保险服务

我省农村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建档立卡人口基数大。民生保障是脱贫攻坚的兜底工程。保险机构应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积极开发推广贫困户主要劳动力意外伤害、疾病和医疗等扶贫小额人身保险产品。重点开发针对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失独老人、残疾人等人群的保险产品,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开辟异地理赔绿色通道。结合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农业新业态,开发物流、仓储、农产品质量保证、互联网+等保险产品。探索开展“农业保险+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保险资金支农融资”业务试点,协助参保的贫困人口更便利地获得免担保、免抵押、优惠利率的小额资金。诚泰保险公司先后在普洱、文山探索推广的扶贫保险基金,为留守老人、失独老人、残疾人等设立人身意外保险,积极参与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工作,均收到良好扶贫效果和社会效应。

(作者单位:诚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