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及夏都安邑探源
2019-01-25 09:49:59

禹都安邑,曾居晋城

夏禹都安邑,在《史记》《帝王世纪》《通典》《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而禹、夏都之安邑,后来改为夏县。《史记·夏本记》: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集解:皇甫谧曰: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

禹都,皇甫谧所说的平阳、安邑和晋阳,都在今晋南境内。

晋阳并不是今太原市,《括地志》云:“晋阳故城今名晋城,在蒲州虞乡县西三十五里。”晋阳在今永济市虞乡镇附近。而禹避商均之“阳城”,当属暂居,并非长久居地。于禹之居住的安邑自不会太远,禹居晋南,避居的阳城,当是今晋城市阳城县。

刘起釪在《夏族原居地纵论夏文化始于晋南》中写道:

关于阳城所在,杜预《左传昭四年·注》《后汉书·郡国志》《方舆纪要》《清一统志》等都以为在今登封县境,这是主要一说。然《世本》以阳城与平阳、安邑、晋阳并举,很可能指在晋境,与《路史》卷十二罗苹注“乃泽之阳城”同。泽州即今山西晋城。今考古工作者在登封告成镇发掘出春秋时阳城遗址,出土陶器记明“阳城”字样,是阳城之在登封已经确定,《帝王世纪》从而对阳城之说加以解释云:“居阳城者,自谓禹避商均时,非都也。”其实只在启击败有扈氏后,夏代才都阳城,当启之上一代禹时,夏王朝尚未建立,夏人主力尚未出晋境,自不可能至阳城建都。我同意田昌五同志的下述意见:“登封告成镇的古城堡即使已进入了夏代,也不过是夏初之遗迹,把夏代再往前推就困难了。”就是说,在夏王朝没有建立以前是没有阳城城堡的。夏王朝至启始建立,自然主持建设阳城的人,只有可能是启,而不可能是禹。

刘先生认为,禹都阳城是晋城市的阳城县,并确认今河南登封告成镇的古城堡是夏代的,夏启是该城堡的始建人。故禹避商均的阳城应是山西晋城市之阳城。何况仅凭在登封挖掘出写有“阳城”字样的陶器,就认为登封是“阳城”,说服力不大,或者此陶器是后来从山西阳城购买带到登封的。

尧、舜、禹三个首领及其部落没有离开晋南境内。直到夏代才南下河南。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说:“主要的是当日还没有‘天子位’可践,也没有都城可找。践天子位及有都城全是夏王国成立以后积渐发生的问题,在那以前,这一类的问题全不存在。”尧、舜、禹既不是天子,也无都城。

《尚书·五子之歌》所言:“惟彼陶唐,有此冀方。正义曰: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相去不盈二百,皆在冀州,自尧以来其都不出此地。”即尧的部落居于今临汾市一带,南达翼城县,北不过霍山的不大的地域。舜及有虞氏部落居于今永济市境内。禹及其夏后氏部落居于夏县境内。古籍记载禹会诸侯于茅山,茅山即今平陆县茅津。梁中堂在《运城市人口计生志》序言中写道: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包括司马迁在内的后人皆指代浙江绍兴,当不可信。因为别说5000年前的水患时期,就是比这晚了1000多年的夏代,其国家政权有效治理的范围也就只集中在现在河南省的焦作、洛阳、郑州等3个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两岸,钱穆就认为禹会诸侯于浙江会稽是错讹。所谓会稽山,那该是平陆县的茅山。

据此,尧、舜、禹终生都在晋南境内,是符合当时历史事实的。

夏都安邑

禹崩后,禹的儿子启做了部落首领,建都安邑。《括地志》云:“安邑故城在绛州夏县东北十五里,本夏之都。” 

《尚书·五子之歌》:

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正义曰:夏都河北,洛在河南,距太康于河北,不得入国,遂废太康耳。羿犹立仲康,不自立也。

太康率领一支军队,远征有扈部落,据有今河南洛阳一带,中原富庶,太康百天不返,人民产生怨言。有穷部落首领后羿顺应民心,部署军队,距太康于黄河北岸,太康不能返回安邑。后羿废太康,立仲康做了国君。从此夏部族势力分两部分,基本势力居于安邑,远征军随太康居于河南洛阳一带。《竹书纪年·帝太康》:“元年癸未,帝即位,居斟鄩,畋于洛表”,后羿实际执掌安邑夏部族的大权。后来,少康灭寒浞,居安邑。《竹书纪年·帝相》:

于是夏众灭浞,奉少康归于夏邑,诸侯如闻之,立为天子,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少康在夏众的拥护下,来到夏邑,就是安邑,在安邑登首领位。因为在原来的夏都安邑登位,所以不失旧物,没有失掉旧的国度。

夏传至桀,十七世,共计471年。夏桀在安邑被商汤打败。

《尚书正义·汤誓》: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桀都安邑,汤升道从陑,出其不意。陑在河曲之南。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地在安邑之西,桀逆拒汤。正义:“桀都安邑”,相传为然,即汉之河东郡安邑县是也。

《地理志》言“桀都安邑必当然”,并说陑是山阜之地,商汤从潼关渡河,率领军队东向进攻安邑,在安邑西的鸣条与夏桀军队大战。故“战于鸣条之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确信,夏部族从太康畋于洛表,就形成两条线。一条是夏部族的主体,也是夏部族的大本营,即夏都安邑;一条是畋于洛表的太康以及前出河南省伊洛的弟兄们,他们在斟鄩一带创建基业,向东发展。

东下冯有冯姓子弟

太康“畋于洛表”,在今河南洛水北岸建造城池宫室,形成今天的二里头遗址。刘起釪在《由夏族原居地纵论夏文化始于晋南》中写道:

关于二里头遗址,报告指出:“四个标本的层位属于一期,它们的年代可以作为二里头遗址时代的上限,按统计观点估计似不应早于公元前1900年。二里头遗址时代的下限,似乎不应晚于公元前1500年。”

关于东下冯遗址,报告指出:“东下冯遗址的文化层有两大类型,早的为龙山文化类型,晚的为二里头文化类型。”

就东下冯遗址的数据来看,在所有十五件标本中,其最早年数在前2100年以上的八件(其中前2510以上的三件,前2300以上的一件),东下冯类型文化时代的上限不晚于公元前23世纪的末期(何况它的龙山文化类型本来早于二里头文化类型)。

再依上引C14测定年代,东下冯早于河南二里头,那么河南二里头文化基本是东下冯类型的发展,应该也是无可疑的。

刘起釪先生根据二里头遗址和东下冯遗址的考古发掘数据,得出二里头遗址是东下冯遗址的继续,说明夏部族在安邑的存在是从鲧及大禹至启传承下来的。东下冯遗址从公元前23世纪至前15世纪,共历800年,是从夏部族先祖直到灭亡的生活遗迹;二里头遗址从公元前19世纪至前15世纪,是启儿子太康畋于洛表后居于斟鄩及其后裔的生活遗迹。

《平阳府志·帝王》:

初,相之被弑,后緡方娠,逃出,自宝归于有仍之国,生少康。既长,为仍牧正。后羿而能戒之。奡使臣椒求之,奔有虞,为之庖正。虞君思妻之二姚,而邑诸纶。今荣河县古纶地。有田一成,众一旅……

后羿立太康弟仲康为夏王,都安邑。后羿拥立有功,独掌大权,并重用寒浞,后羿、寒浞弄权百年,期间杀帝相。相的妃子后緡怀孕在身,逃出后生遗腹子少康。少康逃奔强大的居于蒲坂的有虞氏部落,有虞氏部落首领虞思将部落里两个女子嫁给他,让少康居于纶地,即今万荣县荣河,在蒲坂北。并给他“田一成,众一旅。”即十里方圆之地,500人的军队。

东下冯遗址位于安邑禹王城旁。夏后氏部落无冯姓,冯姓是有虞氏部落姓氏。少康逃奔有虞氏期间,有虞首领虞思给少康“一旅”的部队,即500勇士,让少康复国。

少康做了首领,而那“一旅”有虞氏部落的勇士们,也随少康来到安邑。这些勇士们是少康的嫡系部队,少康需要他们巩固自己的王位,就在安邑附近腾出房屋,让他们居住在安邑都城旁。这些有虞氏部落勇士们思念西边蒲坂的冯姓父辈,但不能放弃自己的新首领而不顾,他们居住在少康安置的即今东下冯遗址内,却时刻不忘有虞氏部落,为了表示对西边蒲坂父辈的思念之情,就将新聚落的名称改为东下冯,即迁居东边的下一代冯姓人家的聚落。

夏部族居晋南

夏墟是夏部族曾居住过的地方,是夏部族的代表名词。

刘起釪在《由夏族原居地纵论夏文化始于晋南》中写道:“夏墟者,原为夏人居住之处已沦为故墟也。”接着刘先生引用一些古籍特指夏墟是:(1)唐,即今翼城;(2)平阳,即今临汾西;(3)安邑,即今夏县境;(4)晋阳,即今虞乡附近;(5)鄂,即今乡宁境。这些表述为“夏墟”的地方,都在晋南境内。刘先生在文章中进一步指出:

“《吕氏春秋》言‘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则所谓大夏者,正今晋阳、吉、隰之间也。”进一步肯定了大夏是晋境广大的夏人居住区域,这是对的。由此可知,在晋南,不只有几个地点称大夏,其中有几个地点又称夏墟,以其整个地区都是夏人之居,因而凡夏人居住的地方都可称大夏,夏亡后称为夏墟。也就是说,晋南这块大地,原是夏人之故墟。

刘起釪先生所言,称“夏墟”之地,均在晋南,这是鲧和禹及夏部族居晋南,并逐渐强大,足迹遍布晋南。故“晋南这块大地,原是夏人之故墟。”进一步证明了尧、舜、禹的先祖黄帝打败蚩尤后,居于今晋南,后来传承尧、舜、禹,同样居于今晋南,这是没有断链的历史。而强大的夏部族则有可能势力扩展几乎整个晋南。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