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项目成富源贫困户致富加速器
掌上曲靖 2019-04-20 19:42:36

掌上曲靖讯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富源县大河镇严格按照“村申报、镇审核、县审定”项目库建库程序,广泛征求贫困群众意见建议,行业部门科学分析扶贫项目,全面建立户路径图、村施工图、镇路线图,紧紧围绕“产业脱贫、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绿色生态、就业扶贫、消费扶贫”要求打好绿色牌,让项目库建设工作更具内涵、更聚人气。如今,陶源溪谷的农旅项目正通过各种渠道走出“深闺”,以“旅游+”的模式助力精准扶贫,并成为贫困户迈向致富路的“源动力”“加速器”。

近年来,大河镇立足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实际,整合资源优势,将脱贫攻坚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并不断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精准”上持续发力,推进农旅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如何做到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产业发展是关键。大河镇把农户尤其是贫困户牢牢拴在产业链上,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使农户能够长期稳定增收,达到致富目的。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大河镇以项目库建设为抓手,通过产业带动、就业推动、消费促动,着力破解贫困户产业发展无基地、就近就业无门路、产品销售无渠道的瓶颈。”富源县大河镇人民政府镇长范涛说道,“大河镇党委、政府组织镇村组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组织多方实地考察论证,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与原来从事煤矿的老板杨涛进行磋商,引导转型发展,成功建设了陶源溪谷现代农业园,结合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向其宣传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奖补政策,将陶源溪谷现代农业园纳入扶贫项目库。”

陶源溪谷现代农业园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落户白马村,不光建立了标准化万亩桃园,还在该村高质量打造现代农业新模式。重点聚焦“产业融合、农户带动、技术集成、就业增收”的核心功能,结合农业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真正成为了脱贫攻坚战的“造血库”,带领当地的村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一齐发展,一起致富。

一席清泉绕桃园,白马山下有良田。陶源溪谷现代农业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加之大河镇境内水库山清水秀,绿野相映,形成了景色秀丽的山水田园风光。深谋远虑,匠心独运让这里成立了名副其实的林果博览园,黄桃、砀山梨、车厘子等数十个果树品种全部能在这里看到。此外,除了陶源溪谷的万亩黄桃基地,大河镇还建起了万亩山地蚕豆、万亩蔬菜和万头大河乌猪扶贫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实现土地流转、园区务工、产品销售“三个增收”,并逐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我们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因地制宜引进黄桃种植并建立基地,逐步形成一个农旅项目。这里天天有新鲜水果吃,天天有花看,项目的建成规模已经初见成效,省内外的大量游客也纷纷前来观赏,反响比较好,感谢党委政府给予我们这个项目的大力支持、大力引导。”陶源溪谷项目总经理杨涛说道。

富源县大河镇党委政府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和理念,本着绿色发展、和谐发展这一目标,积极引进陶源溪谷这个农旅相结合项目。土地流转增收,陶源溪谷园区共有3160亩,全部属农村土地流转,共涉及白马村833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土地流转可为当地群众年增加收入200余万元。园区务工增收,桃园溪谷园区现有务工人员200余人,贫困人口务工有120人,其中常年用工40人,户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季节性用工80人,户均月增收1500元以上。产品销售增收,为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按照“合作+公司+超市 +贫困户”模式,镇村两级组织贫困户与服务社、陶源溪谷、家佳福超市签订农产品订单收购合同,实行保底收购,如肥猪按15元/公斤收购、比市场价高2元;辣椒按2元/公斤收购、比市场价高3角。2018年,仅向白马村245户贫困户分别收购肉猪200头,辣椒80吨、蔬菜50吨,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真正帮助贫困户把“农副产品”变成真金白银。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和实施,现该项目已逐步初见成效,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同时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了好项目的扶持,越来越多的贫困户燃起了希望,从贫困户到致富户,不再算是稀奇事。下步工作中,陶源溪谷将积极探索“互联网+电商+消费扶贫”模式,以鼓励社会大众积极消费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为主要途径,组织贫困户参与规模化、标准化、订单化生产,助力精准脱贫。让贫困村实现华丽蜕变,通过扶贫项目的接续发展有效助推贫困户如期脱贫。 

邓成斌  曹振华  马超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