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石匠房古驿道
掌上曲靖 2019-04-16 11:34:01

沿着起起伏伏蜿蜒险峻的铜运古道,徒步走过从小田坝到石匠房一段的黄尘古道,通过石头上的马蹄印痕和人工开凿的痕迹,触动着历史的呼吸,激活了古道的生命,让其还原当年策马走过古道的场景。

从悬崖绝壁上穿过的栈道。

回溯到康乾盛世的后期,这条道上运铜的马帮浩浩荡荡,川流不息,各种商旅往来络绎不绝。随着大清帝国日渐衰落,铜运日渐减少,光绪以后,这条上云南、下巧家、出四川的通省大道仍然是各种政商、寻常百姓过往的大通道。直到1952年,为了修建以礼河四级电站,修通了公路,这条古道才退隐于历史的江湖之中,直到今天淹没在荒野深谷的杂草灌木丛中。穿行于会泽娜姑镇石门坎村小田坝茂密、颀秀的竹林间,阳光斑驳地倾泻在地上,行人的脸上、身上,你一仰面便可以嗅到光阴的味道。穿过这个洒满阳光的水泥路,你就穿过了时光的隧道。闭上眼睛的一刹那,恍惚间,耳边一阵阵呼唤,此起彼伏。商贾军旅,贩夫走卒,民工匠人,络绎不绝。或饮马食宿,或谈古论今。茶铺,商肆,门庭若市。田坝村的小组长老付说,当时整个寨子都有围墙围着,进出都必须经过殷家大门。

因势利导、曲径通幽光线从空隙间洒进古道,便于人马通行。

当年开凿栈道时,施工难度特别大,先用柴烧,然后再浇水,使其爆裂。传说最后关头,石匠怎么凿,石崖就是凿不通,刘汉鼎亲自上阵,手抡铁锤朝石崖打去,三锤过后,轰然石开,其中竟有白银。这白银不多不少,刚好抵补了刘汉鼎捐出的工程费用。于是,人们在栈道上立了一块“有功无劳”的石碑。其实,传说归传说,从理论上讲,这是一个不成立的事实,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教化后人,“举大业,德为先”刘汉鼎的善举感动了上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像愚公移山“帝感其诚,一厝雍南,一厝雍北”的道理。在开凿古道之前,没有人在此藏宝,也不可能遗落白银,那一带没有银矿,在坚硬无缝的岩石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游离态的白银。“有功无劳”的石碑似乎可以这样解释:拥有大马帮的刘汉鼎开通了栈道以后,各种商机为其回馈了巨资,使其得到了回报。

竹林潇潇的小田坝曾经是当时铜运古道上的水码重镇。

刘汉鼎死后,石匠房驿道坍塌十余里,上倚绝壁,下临大江,古道被迫中断。他的儿子刘诚继承父志,出巨资,再次募工开凿隧道,建造石桥,经营五载,费逾万金,人称“富而不吝,有乃父风范”。

通过查阅东川府志,刘汉鼎前期开凿栈道,在河中建石桥。峭壁上的隧道是由后期江西商人,王世泰、夏永顺号召商人开凿,并于飞云洞与鹦哥嘴之间架起铁索桥。其原文如下:“铁索桥:距城西北一百一十里,是会泽入巧大路。两岸石壁嶙峋,下有深溪百丈,纳那姑、黑露二甲之流,水势汹涌,夏秋不可渡。乾隆间职员刘汉鼎独出资财,凿山开路,创建石桥,经八年始成。因石工久宿其地,土人遂呼石匠房。后蛟泛桥圮,仅沟底危支以木,行人不时倾没。光绪七年,江西商人王世泰、夏永顺各号捐金数千,另由峭壁中间凿石通穴,约二里许,可容轿马。又于悬崖绝处链铁锁桥,往来官商,咸嘉赖之(都受到益处)。”这条路的修建,缩短了时空,节约了多少运输成本,又避免了这段路上马毁人亡的悲剧发生。

一锤一錾凿开的石道。

画水速灭,刻石永恒。石壁上的一道道凿痕,古道上的一个个马蹄印,就是一篇浸透着风霜雨雪,南来北往铜商的故事。走过古道,就穿行了三百年来的时光隧道。

王惠琼/ 文 徐汝枞/图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