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发布讯(记者 和丽勇)8月28日上午,由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丽江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民族遗珍 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丽江站)在丽江市博物院开幕。
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昌平出席并宣布展览开展。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李正洪主持开幕式。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李晓东,中国民族报社社长张华志,西藏自治区民族宗教委副主任曲扎,丽江市委书记崔茂虎,市长郑艺,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何玉兰,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江勇,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金光闪,市委常委、副市长卢爱军等领导参加开幕式。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宗)委(厅、局)古籍办,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宁夏社科院、丽江市民族宗教局、丽江市文广局、丽江市博物院、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特邀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约150余人参加活动开幕式。
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民族精神的根脉,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丽江承载文化,文化成就丽江,承办好全国巡展丽江站活动,是丽江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关键之举,是丽江实施旅游强市、文化活市战略的主要举措,也是丽江增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整理、研究、宣传的必然要求,我们将牢牢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坚持开门迎展、精准布展、全力办展,高质量、高水平承办好本次巡展活动。
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一直都走在全国前列,从组织领导到建章立制、从抢救保护到整理出版成果显著,特别是在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中出版了《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中国贝叶经全集》等成果。
今年,恰逢《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首卷纳西族卷公开发行十五周年,又适逢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十五周年,“民族遗珍 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走进基层首站特意选在丽江举办,就是要进一步突出坚定文化自信的理念,把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独特魅力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厚重底蕴,助推丽江市实施文化活市战略。
第一部分为“琳琅纷呈:中国少数民族古籍”,介绍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内涵和分类。
第二部分“民族遗珍: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古籍撷英”,展出了现存的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文献价值的珍贵古籍原件,涵盖了蒙古文、察合台文、纳西东巴文、彝文、古壮字、古瑶文、藏文、傣文、傈僳族音节文字、韩规文等少数民族文种。
第三部分“薪火相传: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展出了古籍修复和古籍复制成果。
第四部分“书香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出版”,展示了30多年来全国各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搜集、整理保护、研究出版工作的成果。
第五部分“砥砺前行:全国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概览”,展示了30多年来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开展情况。
第六部分为丽江市少数民族古籍代表性成果。
此外,展览期间还进行了纳西族东巴书写东巴文字与诵经现场演示活动,各展厅有中小学生“小小讲解员”代表为现场来宾介绍展览,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传承的价值和奥秘,进一步增进对中华文化的全面认识,深刻体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