垌美虾更美
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2019-11-02 12:17:10

本报记者  苏 靖

国庆小长假才刚结束,垌美村今年首次投放养殖的小龙虾就可“出笼”了。

站在防城区滩营乡垌美村“稻虾共作”生态养殖小龙虾示范基地的田埂上,放眼望去,稻谷长势正好,一大片一大片金黄色稻穗随风摆动,时不时还能听到青蛙的叫声……

眼下,这里正是小龙虾上市时,放笼网、收龙虾成了每天的“规定动作”。

10月23日上午10时许,慕名而来的客人找到了基地负责人卢品文,经过简单的相互介绍后,一群人便向基地深处走去。

来到一块稻田边,卢品文叫上养殖专业户许万,两人麻溜儿拎起一收纳盒,撑起小竹筏向稻田中央划去,一一收拉笼网。

不一会儿的功夫,收纳盒就被一只只“张牙舞爪”的小龙虾给装满了。

卢品文满面笑容地捧着满满一盒小龙虾,走到客人中间将盒子放下。

许万拿来小磅秤,任由客人自行挑选出最大和最小的小龙虾,放在磅秤上称量。

“大的54.9克,小的32.1克!”许万大声地报出小龙虾的重量,围观的客人纷纷拿出手机拍下小龙虾过秤的一刻。

“村里上上下下都非常支持这个生态养殖的项目,7月就给我实现了80亩的土地流转,紧接着,8月中旬我就投放了15万尾的虾苗,国庆节后约有1两多重的小龙虾就出笼了。”许万一边比划、一边开心地计算着,“再加上,这里气候宜人,适合反季节养殖,现在对外出售我的小龙虾最高可卖到50元/公斤,最便宜也能拿到30元/公斤的价格,收益还是挺不错的。”

既是党员又是全村致富带头人的卢品文跟着说道:“现在每天都可以捕捞小龙虾,一个季度可连续捕捞20多天,收益那是妥妥的!对此,我们也打算继续流转村民手上的闲置土地,把这个‘短平快’项目给盘活起来。”

为何会试行“稻虾共作”项目?卢品文解释道,也就是小龙虾吃稻田里的微生物,产出的虾粪又可作为肥料继续养殖水稻,既实现了稻田里的资源循环利用,又可让小龙虾和水稻达到同步增产的效果,生态、环保、无污染。

该项目牵头人、垌美村第一书记屈锋介绍道,以稻养虾、以虾促稻,让产量和品质同步提升,进而形成“立体种养”的新模式,既把村民们的闲置土地利用起来了,还能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最终真真正正实现乡村振兴、宜居乡村的完美打造。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