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林芍岑
2019年,东兴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监督促进发展”这串总钥匙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不断加强对三个攻坚突破年活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内容的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优势和代表作用,发出人大“好声音”。
今年以来,共召开人代会1次、常委会会议7次、主任会议10次、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7项,作出决议、决定5项,开展执法检查4次,组织代表小组活动1次,发出审议意见书7份,开展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12份,制定实施规范性文件1件……这一个个数字,全面透射出东兴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不忘初心聚力前行、牢记使命履职为民的坚实步履和铿锵足音。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依法监督
东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将人大工作始终置于党的领导下,按照市委的工作部署开展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重要工作事前向市委请示和事后报告制度,决定重大事项坚决落实市委决策,确保人大工作和党的工作重点同频共振。并充分运用监督手段,推动市委决策部署的落实;紧紧围绕市委工作中心履行好监督职责,抓大事、议大事,使年内所作出的决议决定,体现市委主张,符合法律规定,反映全市人民的意志。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依法监督助发展
东兴市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大招商、优化营商环境”三个攻坚突破年不断开展监督工作。对“三个攻坚突破年”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市政府“三个攻坚突破年”活动工作情况,切实加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力度,提高监督实效,有力推动市政府在落实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成投产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快东兴市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针对事关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的重大项目,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助力东兴市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和发展。
多措并举,促进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提质增效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东兴市发展提质增效至关重要,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支撑。2019年,东兴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目标要求,立足人大实际,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纳入了2019年工作要点,充分发挥人大优势和代表作用,从而扎实地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一方面,开展专题调研和听取市政府工作报告,履行监督职权。通过听取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组织人大代表现场视察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方面开展监督,并根据审议意见和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就相关具体问题进行跟踪督办。相关部门对车辆乱停放、交通秩序混乱等六乱现象进行专项整治,市容市貌取得明显成效,群众普遍称赞。
另一方面,注重发挥机关党建走前头做表率作用,组织人员走进社区、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协助交管部门开展交通疏导、引导工作,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清洁行动,以身作则带动示范,引导市民群众树立良好的文明市民形象,促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质增效。
拓展联系代表的渠道,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今年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东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 “干”字当头,加强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始终让人大工作富有生机和活力。
为了多渠道、多途径地广泛听取群众“好声音”,东兴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代表履职平台的规范化建设。改进代表活动方式,建立健全代表反映人民群众意见和诉求的处理反馈机制。科学统筹代表议案建议提交、办理和督办工作,探索建立建议意见办理测评机制,提高建议意见的办理质量。探索建立代表考评制度,代表积分制管理,进一步增强代表履职意识,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此外,东兴市人大常委会还加强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将“两个机关”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更加扎实的措施,进一步落实人大“两个机关”建设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升东兴人大依法履职能力和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