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心木
近日,一名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红网络,她希望母亲给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费,但却遭到了母亲的拒绝。她认为一个月2000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花,觉得自己很委屈。(据《中国青年报》)
每到开学季,“一个月多少生活费”的话题常常会成为热点,上述大一女生在网络上发帖后自然也引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从网友的讨论来看,大多数人并不支持该女生的要求,认为每月4500元的生活费确实太高,父母挣钱不容易。有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都在1500-2000元之间,也就是说,2000元左右的生活费是当下大学校园生活费的主流,也可以负担大学生每月的基本花销。
也可能这名女生的家庭条件比较好,平时花钱有大手大脚的习惯,但从其帖中的“同寝室友都挺有钱,用的都是好的”内容来看,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的心理凸显,形成了错误的消费观、价值观。其实,即使家庭条件很好,也要警惕过分的物质“溺爱”。近年来,有不少大学生追求物质上的攀比,为了买最新款手机、最新潮鞋子而陷入“裸贷”“校园贷”陷阱,苦不堪言。
大学生,曾被冠以“天之骄子”,虽然随着高校的扩招,这一标签在当下有些言过其实,但也仍是社会未来的人才。而且,大学生不仅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更应当是接受高等教育、具备健全人格和独立精神的公民,培养自己的生存能力、独立意识至关重要。过分的物质享受要不得,更需要的是精神的“攀比”,用四年时间沉淀自己、提升自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有所成,践行“工匠精神”。虽然这样的大学生活远比每月4500元的吃喝玩乐来得艰苦,但只有这样,将来才能不委屈于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