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乡巨变点个赞 ——访“港城学子家乡行”学子陈心灵
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2019-07-27 13:49:58

本报见习记者 曾 悦

7月19日,在防城港市人才招聘双选会上,现就读于湖南科技大学新闻学专业的陈心灵认真观看了本地的大型企业招聘展板,了解岗位要求。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参加这两年的‘港城学子家乡行’活动,我感受到了防城港市对人才的重视。希望毕业后回家乡找到自己的定位,为建设港城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为期近一周的“港城学子家乡行”活动中,陈心灵对市住建局开设的一堂《以水为魂以山为脉,建设美丽宜居海湾城市》教学课程印象最为深刻。在课堂上,她了解到我市正在加快建设防城港至东兴高铁、防城港机场等项目,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全面铺开。这是陈心灵第二次参加“港城学子家乡行”活动。她说,相比初次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这次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家乡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

陈心灵的家在港口区光坡镇潭油村陈屋组。读小学时,村里所有人的出行靠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若要到港口城区,需乘三轮车到通往镇上的路口等班车。每逢下雨天,这条路就变得泥泞不堪,更难通行,她和小伙伴放学回家踩得满脚是泥,非常沉重难行,只好脱了鞋子光脚行走。读初中时,村里开始修建公路,通往外界的道路变得畅通了。上大学后,水泥路铺设到了家门口。

陈心灵说,2016年,她是潭油村陈屋组唯一一个考上本科的大学生,是组里的骄傲。而在十年前,农村教育比较落后,村民的文化意识普遍不高,整个陈屋组没有一个大学生。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潭油村加快了脱贫增收的步伐,人们的收入大幅提高,村民们开始思考年轻人新的出路,加大了教育投入,重视子女的培养,近几年来村里已陆续有好几个孩子考上了大学。

陈心灵说,现如今,我市大力实施教育振兴工程。2018年,市委、市政府在海湾新区新建10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办防城港市海湾新区“10+1”的龙头学校——北部湾高中,汇集了大批优质师资力量,为更多的优秀学子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学习平台,村里的大学生会越来越多。

陈心灵说,潭油村村民世代以出海打鱼、养虾及种地为生,很少有其他的收入方式。后来村里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年纪偏大的人待业在家。近几年,冶金、混凝土、化工等企业开始在潭油村附近修建厂房,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就业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剩余劳动力开始有了新的去处。陈心灵说,她父母现在就在工厂里做工,供家里的孩子念书,虽然不算富裕,但生活有了保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