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石桥:小村庄里的大世界 | 鞍山新闻网

  

天空澄碧、纤云不染,在这个秋末,我们即将迎来第20个记者节。在记者节前夕,鞍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萍带领我市新闻媒体工作者来到曾被评选为“中国最美丽休闲乡村”的上石桥村采风。这个传说中由唐王李世民驻马石桥扬鞭赐名的古老村庄,正在鞍山“四产融合”一体化发展中,迅速汲取新鲜血液,在文化、旅游、体育和健康等方面齐头发展。在这里,传说和现实交汇,历史与当下合一。

位于美丽千山脚下的上石桥村有着全国生态文化村、辽宁省旅游示范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美誉。它三面环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全村山林总面积15000余亩,林木覆盖率97%以上,千山著名的天成弥勒大佛、最高峰仙人台、五大禅林之一的香岩寺、千年九曲蟠龙松等景点分布村落周边。村内更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承载着乡村历史遗存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记忆。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上石桥村就有着两宝——老槐树和古钟。赵萍副部长带领新闻媒体工作者们第一站就来到了有着800余年树龄的老槐树下,感受它的悠久历史。

听村民讲,这个村最初只有三户人家,李姓是最早落户的族人。作为李姓族人的后裔,李齐讲,从清顺治八年由山东移民至今,有这个村的历史接近300年,李姓人家一直繁衍于此,至今已衍生成有700多户逾2000多位村民的村庄。一树槐花满院香。满载着沧桑与传奇的老槐树,已成为一代代人的生活信仰、灵魂依托,成为这片土地上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距离老槐树不远的地方,屹立着一口古钟,上去敲一下,钟声悠远绵长,让人仿佛回到那古老的年代。相传这是咸丰年间的古钟,在通讯极不发达的年代里,古钟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发生火灾时,或村里有重大事件时,钟声一响,村民们都会在此集合。如今的古钟在此见证着上石桥村的过往与今朝。

参观完古钟,采访团来到了占地30万平方米、投资近7000万元的千山风景区涌泉池庄园。它以泉眼为界,在上石桥村中勾勒出一个原滋原味的朝鲜族风貌。沿着尚未完工的石板路进入庄园,人工石廊后别有洞天。不请自来的野鸟浮于池水,木质回廊曲径通幽。每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套间民宿均可容纳全家欢聚,全玻璃材质的生态园也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届时,鞍山地区周边游有了新的选择。“现在很多年轻人去济州岛拍婚纱照,以后来这里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区别。”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个庄园完全由韩国设计师设计,力求还原古典的朝鲜族建筑风格,更是全国第一家朝鲜族风格民宿。庄园已经和婚庆公司合作,除了民宿餐饮之外,这里也将成为鞍山地区新的婚纱照拍摄基地。

此行最后一站,是一所被誉为“大自然中没有围墙的学校”——晌心谷。晌心谷位于上石桥村,占地6万多平方米。是集游戏项目、营地教育、居住体验等多方面青少年寓教娱乐设施于一体的教育专业示范基地,也是上石桥村引进的一个重要项目。这里有房车、集装箱客栈等露营场所,有野外求生、山地穿越、机器人课程等活动项目,倡导知行合一的体验式学习。“这儿的空气质量常年高于国家标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在自然科学探索、人文体验中实现快乐成长。”晌心谷项目的工作人员说。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就是梧桐树,不仅招来项目,更让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村庄有了发展的后劲。“现在很多人并不知晓这个有‘内秀’的村庄。你们来的正好,借助新闻舆论的力量,通过宣传,让村庄的知名度由‘自说’成为‘他说’,让‘他说’成为旅游的美丽‘传说’。到那时,上石桥村在全国游客口中传诵开来,这个村庄会给全国人一个不一样的大世界。”村委会书记兼主任李永吉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