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7日 星期日
在路边“大车店”白鹳客栈各吃了老板娘给煎的三个鸡蛋、喝了一杯咖啡之后,两位大叔又驾车驶上了戈梅利公路,一路宽阔平坦,奔驰460公里后,大叔们在下午三点半,进入了莫斯科。
经历了昨天的各种波折之后,大叔们的心情依然相当不错。就连刚进莫斯科遭遇的拥堵,他们也开起了玩笑“莫斯科,涛声依旧,还在堵车”。
莫斯科,对于大叔们而言,已经是故地重游。在这里,大叔们极度放松,并没有特别要找的地方,也没有特别要寻访的人。入住,吃饭,逛著名的阿尔巴特大街。阿尔巴特大街最早的记录始于1493年,始于阿拉伯商人聚集的市场,据说阿拉伯商人经常用板车装载货物,而板车的俄语发音就是“阿尔巴特”,于是就用它来命名这条街。不过,又有人说,“阿尔巴特”是阿拉伯语,意为近邻。这里后来慢慢变成贵族、上流社会的有钱人聚集地,许多文豪也曾来此居住,比如托尔斯泰、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等等。在这条街上,有著名的普希金故居,这位天才诗人一生中最灿烂美好幸福的时光是在这里度过的,虽然它极其短暂。在故居门口,还有普希金和他绝世美貌的妻子的雕塑,但是大叔们并没有刻意去寻找。他们漫步在深秋时节的阿尔巴特大街上,听四个可爱的醉老头在这里男声小合唱《伏尔加船夫曲》,欣赏两个年轻人的即兴表演或是诗朗诵,一个姑娘在夜色中唱得如泣如诉,还遇到一个小乐队相当“摇滚”……
闲言少叙,上图片——
离开白鹳客栈,驶向莫斯科。一路空旷辽远,又见广袤的俄罗斯大地。
路边停下来,欣赏一下天高地阔。
俄罗斯肥沃的土地即将进入冬眠。
公路边卖苹果的人。黄元帅苹果,100卢布一小桶,大约折合11元人民币。
大叔们买了一小桶苹果,和卖苹果的大叔连说带比划,聊得喜笑颜开。
路边加油。
车要加油,人要吃饭。大叔们又在路边买了卷饼充饥。
进入莫斯科。进城方向车行缓慢,出城方向车辆则要少得多。大叔们说,应该是因为周日下午出城玩的人陆续返回的缘故。
又见老红楼。大叔们不说的话,还以为拍摄的是鞍山的大孤山小红楼。
大叔们住的民宿,在这座水桶楼的11楼。
民宿社区超市。大叔们每到一座城,如果时间允许,都尽量逛逛当地的菜市场、小超市,感觉这里更能触摸到真实的生活。
小超市里,鸡肉在所有肉类中最为便宜。
挎筐买菜的姑娘。
先找个地儿吃饭,中餐馆,水煮鱼。
逛阿尔巴特大街。阿尔巴特街是莫斯科市中心著名的步行街,起源于15世纪,约1公里长,紧邻莫斯科河,是莫斯科市现存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也被称作“世界十大步行街之一”。
阿尔巴特大街溢彩流光,俄罗斯风情浓厚,俄罗斯人称之为“莫斯科的精灵”。阿尔巴特街是莫斯科最富盛名的商业街,据说,它对俄罗斯人的意义相当于北京人的“西单”和“王府井”。
大叔们吃过晚饭逛到阿尔巴特大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半,但是大街上依然有不少游客。
阿尔巴特街上的糖果店。
加利福尼亚酒吧。门前的雕塑看着有点像卓别林和猫王,是不是呢,叫不准。
大叔们很喜欢阿尔巴特街上巨幅海报里的大叔,喜欢他在冰雪中的坚韧。
黑暗中的小乐队。
弹唱的年轻人,脚下的一大堆硬币闪闪发亮。
四个喝得醉醺醺的老汉,唱起了《伏尔加船夫曲》,居然一点儿不跑调,还很动听。年轻的姑娘忍不住走过来赞美他们。
街头表演艺术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声音铿锵有力,洪亮悦耳。据说在阿尔巴特大街上,常有俄罗斯青年诗人拿着自己新创作的诗歌在大街上当街朗诵、出售,这是阿尔巴特的文化一景。但是大叔们不敢确认,他们是诗人,还是话剧表演者。
这个英俊的小伙子和正在演出的青年是搭档,他们两个“你方唱罢我登场”。
回望新阿尔巴特大街。这条全世界著名的大街如今分成新、旧两个部分。旧的传统而深厚,新的现代而时尚。
晚安,大叔的粉丝们。明日继续莫斯科,持续上新,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