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街市场有名的“豆腐张”
张师傅摊前每天都会排长队。
能买到张师傅最后一块豆腐,老顾客很欣慰。
不一会儿,豆腐就卖完了,每天如此。
张师傅骑上自己的电动车欢愉地回家。
10月30日早8时许,康宁街旁一早市门口,76岁的张久全正在豆腐摊前忙活着,不用吆喝,2元一块的大豆腐备受青睐,顾客自觉排成长队,天天如此。据说这个位置是“特批”的,在市场里摆摊,排长排,容易影响别人家的生意。
张久全老家是海城的,小时候吃过苦。后来和一位有40多年经验的老师傅学艺,23岁时自己干起了卖豆腐这个行当,一干就是五十多年。
张师傅卖豆腐不让挑,用刀切完后,赶上哪块是哪块,大多人都觉得“把边”的豆腐好,想挑,可是他觉得这样卖对排队的人不公平。
对买豆腐的新客户,张师傅爱嘱咐两句,回家豆腐下锅两个“开”,这时候吃,豆腐最嫩,带着原浆的香,最有味儿。
做豆腐的活很苦。每天晚上11点,就是张师傅“一天”工作的开始,磨豆、熬浆、过包、点囟、泼豆花、定型, 十二板豆腐做好,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五六点钟了。豆腐好吃,所以卖得也快,张师傅回家得补一觉。醒了还得挑豆、泡豆、洗豆包、刷家什,这些准备工作做完,张师傅才能香甜入梦。
做豆腐是辛苦活,也是个细心活、技术活。豆子泡得有点“楞”,做出的豆腐才能“颤巍巍”的,口感好。根据气温的变化,泡豆的时间也不一样,全凭经验。磨豆子用水量不同,效果也不同,还有烧豆浆的时间,这都有门道……说着,张师傅的眼里透出了愉悦。
张师傅也带过几个徒弟,但在他的眼里都没“出徒”,“现在,能扎扎实实学艺,任劳任怨能吃苦的年轻人少了。”张师傅略带遗憾。
几年前,老伴去世了,给张师傅打击很大,有两三年没做豆腐。后来出门时,认识他的人都说,就馋他做的那个豆腐的味儿啊!回家时,张师傅一想,还得做,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让乡亲吃上那个好豆腐,也算为社会做点事。
8点30分左右,张师傅只剩下4块豆腐了,排队的人涌了上来,排在前面的4个人每人分到了一块,有人略带遗憾地走了。收拾完装豆腐的家什,蹬上他的小电动车,张师傅居然字正腔圆地用京剧唱腔唱了起来,“大豆腐卖完了,哈哈哈哈……”。他的背影慢慢消失在车水马龙的人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