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家健
同甘共苦是个人人推崇的褒义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很有号召力、凝聚力的口号,一个团体、一个家庭需要同甘共苦,朋友之间也不例外。同甘共苦不但体现公平精神,而且体现团队精神。一个同甘共苦的团队其战斗力难以估量。战国时期的名将吴起,在魏国带兵时,“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有士卒患疮,吴起为之吮去脓血。吴起带的兵,战斗力特强,三军用命,曾以五万武卒,击溃五十万强大的秦军。在冷兵器时代,取得如此战果,太不可思议。
确实,我们十分需要同甘共苦,有了它,就会创造数不清的奇迹。但是,并非完完全全需要同甘共苦,同时也很难做到。像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跟文臣武将们共苦没问题,而同甘则差强人意,屁股坐上金銮殿后,大概是为了确保太子太孙皇帝宝座不受威胁,把众多有“危险倾向”的功臣赶尽杀绝。雄才大略如刘邦、朱元璋者,尚不能与战功赫赫的文臣武将同甘,况命如蝼蚁的黎民百姓乎?所以,追求同甘没有错,但不必强求。至于共苦,很多时候和场合不但不能强求,而且不能追求,不能出现。此是为何?待老夫慢慢道来。
譬如同学朋友聚会,大家欢天喜地回味过去美好时光,畅谈未来锦绣前程,喜上加乐,锦上添花。好的,你阁下几年来走了背时云,屋漏偏逢连夜雨,雪上加霜,万分想不通,于是在同学朋友会上狂吐苦水,似乎让大家来分担一些痛苦。老哥老弟老姐老妹也,此时此处,应该吗?谁能为你分担?你充当大煞风景的角色,他们不讨厌你,对你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已经是祖宗积德洪福齐天了。我们不妨回忆一下,谁都喜欢给大家带来快乐的人士,有几人喜欢见面就诉苦的主儿?因此,省着点吧,有苦自己扛着吞下,不要试图让别人共吃。记得以前看过清代学者屈大均所作《广东新语》,说苦瓜“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讲的是苦瓜与其他东西一起煮,共煮的东西没有苦味,自己苦了不把苦传染给别的,很有君子的美德。苦瓜如此,人当然也不在少数,最典型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尤其是乡下的父母,他们一般不轻易向孩子们诉苦,再大再多的苦也宁愿自己兜着。他们真是我们的榜样。还有,大家都知道音乐奇才贝多芬,地位卑微,年轻时耳疾,四十多岁完全失聪,感情屡受挫折,终身未娶,可谓命比黄连苦。但是,人们从他的音乐中感受到的只有爱、愉悦、希望和力量,也就是说,他从来不把个人的痛苦带到作品中去。何等伟大的音乐天才!
事实证明,活在世上与人共处,同甘可以大力提倡,共苦没有必要,也不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