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许艳 苏胜彬
在企沙镇北港村第一次见到张恒源,并说明采访来意时,他有点腼腆地说道:“你们不用报道我,我只是做了每一个驻村工作队员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在驻村的平凡岗位上,张恒源默默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坚守的初心和使命。
自2018年6月驻企沙镇北港村以来,张恒源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为奋斗目标,把自己当作村里的一员,扑下身子、情系群众,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
企沙镇北港村贫困户黄悦身患残疾,家里房子年久失修,张恒源驻村后,多次走访,同黄悦交流谈心,鼓励其积极发展养殖产业,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黄悦大胆尝试,2018年12月领养了政府发放的240多羽光坡鸡苗,张恒源经常跟踪走访,联系专家上门传授防疫、鸡舍湿度、饲料搭配等科学养殖方法。经过努力,黄悦家的鸡苗存活率达到95%以上。今年5月,黄悦养殖的光坡鸡达到上市的标准,正当黄悦担心销售困难时,张恒源马不停蹄地联系身边的亲朋好友同事帮忙售卖,又顶着烈日酷暑走访各个饭店帮忙推销,面对他人的故意压价与嘲笑,张恒源不妥协不气馁,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大半个月的奔波,5月底黄悦共售出100多只光坡鸡,黄悦心中压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考虑到企沙市场有限,6月6日,张恒源又自掏腰包,和同事一起租用两辆面包车帮助黄悦运送光坡鸡到港口城区的市场售卖,当天就售卖出20多羽,为贫困户增收2000多元。面对黄悦一家的感激,张恒源只是摆了摆手,说这根本不算什么,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67岁的老人苏云珠2017年已脱贫,张恒源驻村以来,经常走访慰问老人,鼓励其积极发展小规模的种养业,在张恒源的鼓励下,苏云珠种植玉米花生等作物,还养了两头牛,每次看到张恒源出现,老人总是很开心,搬出凳子就拉起了家常,如同自己儿子一般。2018年张恒源帮助其申请以奖代补金额5000元,今年继续申请奖补,给予老人政策上的温暖。
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村民共同致富,2018年,张恒源为北港村争取资金20万元发展光伏发电项目,月平均发电量4000千瓦,项目年收入13000元左右;今年3月争取资金30万元入股港口区捷骏公司,预计年底为村集体增收入股红利4万元左右。此外,为充分利用北港村集体的闲置土地,增加村民收入,张恒源与村委多次研究商讨,与中铁十局集团第四工程公司签订场地租赁协议,2018年租金收入达21360元,按协议商定今年底将收入32040元,同时,出租位于北港安置住宅小区的商铺,为村集体增收20000元。
张恒源说群众的事情无小事,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员,一定要多到村里走访,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要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重使命不懈怠的为民之心,不辜负组织的寄托,不辜负群众的期盼,党群上下一心,才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