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近”到“走进”
成都农商银行创新普惠金融宣传方式
金融时报 2019-06-04 08:10:32

622场宣讲活动,超过10万名直接受益人群……在过去4年多的时间里,成都农商银行“农门阵”公益金融知识宣讲团队坚持走心服务,实现从“走近”群众到“走进”群众,让公益金融知识宣讲入耳、入脑、入心。

为将金融知识宣讲活动做成一项常态化、有活力的金融服务,该行“农门阵”公益金融知识宣讲团队不断探索,创新公益金融知识传播机制,努力将金融知识宣传落到实处。

打破常规走出去

网点张贴海报、户外散发折页、路边摆台解惑是金融知识宣传的常规动作,这种方式往往是“一阵风”,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跳出公益金融知识宣传的固定套路,走到百姓身边提供服务,成都农商银行在银行业率先发起了公益金融知识宣讲品牌——“农门阵”,更好地关注客户需求。

在去年“5·12”汶川大地震10周年来临前夕,该行将“农门阵”摆进崇州市三郎镇凤鸣村,以公益金融交流座谈会的形式,围绕“非法集资”“反假币”等热点话题展开宣讲。在宣讲会现场,讲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当下时事热点案例,向农户讲解如何防范非法集资、如何规避电信诈骗、如何识别假币及如何简单有效进行理财等金融知识。活动过程中还穿插互动环节,极大调动了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据悉,本次“农门阵”活动得到崇州市三郎镇凤鸣村的大力支持,三郎镇人大副主席张前龙对成都农商银行开展此类公益活动表示感谢,并谈到:“地震后村民们重建家园面临巨大资金缺口,多亏成都农商银行及时提供金融支持。今天,成都农商银行开展‘农门阵’公益金融知识宣讲,让农户增强了识别电信诈骗、防范非法集资、假币的辨识与抵制能力,对农户日常生活、金融消费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该行“农门阵”宣讲团队通过这种走近百姓身边、面对面讲解的方式,积极引导消费者掌握基本金融常识,有效提升了本地区农户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紧跟需求接地气

最近几年非法集资、电信诈骗、银行卡盗刷等金融案件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百姓的金融知识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的趋势。

为满足不同群体金融知识需求,确保宣传效果,“农门阵”宣讲队共制定了识别电信诈骗、防范非法集资、安全使用银行卡、保护个人征信等9类主题。每一场宣讲活动前,“农门阵”团队成员都会前往村镇、社区、学校、企业进行摸底调查,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关注、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再选出适合的主题,有效实现宣讲主题与听众需求的精准对接。

同时,为想方设法让听众入耳、入脑、入心,“农门阵”宣讲团队通过视频、小品、情景剧、快板、PPT等多种方式,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工作中接触到的案例,向城乡居民讲解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知识,分析常见的金融陷阱,帮助他们提高防范意识。

持之以恒重坚持

从创建到现在,成都农商银行“农门阵”的足迹已遍布成都、遂宁、资阳等地的40多个区县,宣讲范围不断延伸。

目前,“农门阵”宣讲团队最远去到了距离成都500多公里的西昌市布拖县九都乡奎久村,最小的听众是成都市蒙彼利埃小学平均年龄仅9岁的小学生,最大的听众是临邛中心敬老院平均年龄78岁的老年群体……在4年多的时间里,不管严寒酷暑、路途远近,每一场公益金融知识宣传活动背后都是成都农商银行“农门阵”团队人员的坚持。

此外,为巩固传播效果,使“农门阵”公益活动易记、易传播,该行还设定了统一LOGO、服装、口号,并将活动开展情况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广,通过多渠道传播公益金融知识。

作为承担银行业率先发起的公益金融知识宣讲品牌,“农门阵”宣讲团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将通过定制宣讲内容、创新宣讲形式、扩大宣讲范围,让金融知识惠及更多用户,真正营造出“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良好社会氛围。(制图 龚甜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