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电影讲述防城港本土故事
——微电影《京族义务消防队》《女儿的生日》观后感
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2019-05-23 10:46:17

微电影、小视频是近年十分时兴的一种短平快、“轻量级”的新型电影作品,为普通群众喜闻乐见、踊跃参与、大量制作、广泛传播。这段时间,我欣赏了两部微电影——《京族义务消防队》和《女儿的生日》。我觉得用这种新的文艺形式来讲述防城港本土故事,传递正能量,创意挺不错的,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作品本身也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不乏优点可见。

 

《京族义务消防队》讲述了京族三岛上一支“义务消防队”的感人故事,他们不拿一分钱工资,却自觉卫护着全村人的安全。京族三岛海天一色、沙滩壮观,民族风情又独特,每天吸引着各地游客如潮涌来。由于旅游大开发,此地旅馆、饭店、商铺众多,人流熙攘,难免存在火灾隐患。于是,“义务消防队”便应时而生。这支义务消防队队员在氵万尾村的大街小巷、村头村尾、海滨山麓,认真排查、仔细处理、一一提醒,有时还组织救火抢险,从而大大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与损失,得到乡亲们和外来游客的由衷感谢,叫他们是氵万尾的“守护神”。“义务消防队”的队长由京族大叔苏春发担当,他还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京族“哈亭”的亭长和“独弦琴”的传承人。片子由苏春发老人的孙女作为切入点,而且是以她自己一篇作文《我的爷爷》的叙述方式展开。刚开头,孙女说爷爷是个“大骗子”,原来他为了大家的事情上下奔波、操劳不已,随时要开着他的那部沙滩摩托车迅速赶赴现场救火抢险,或指挥训练,或参加会议,或组织学习,便经常耽误教她学琴、带她玩乐等,经常“说话不算话”。这种“舍小家为大家”、先抑后扬的手法也挺有意思。在片子中有个感人的细节,消防队中有名老队员因病去世,他的儿子马上又顶了进来,令人意想不到地出现在了训练场上。尽管没有钱挣,尽管工作很忙,尽管救火危险,但他依然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整个片子也洋溢着独弦琴的旋律,别有风味。多年前我带广西民族大学的学生去京族三岛采风,还欣赏过他的独弦琴表演,虽然不大懂,但总觉得旋律优美、韵味独特、非常好听。

《女儿的生日》讲述的同样是一个“舍小家为大家”,做好本职工作的故事。普通的三口之家,主角是边防检查站的一名干部。他工作非常投入,天天都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经常有要立即出勤的紧急任务,所以从来没有陪过女儿一起庆祝生日。这次他本以为终于可以回去陪女儿过生日了,也在电话里答应了妻子的要求,心中还非常高兴,可临时又出了情况。菲律宾船上的一位外国友人生了急病,需要马上赶过去把他送往医院,所以他依然没法及时回家。妻子与女儿在家里等着他,煮了一桌子的菜,生日蛋糕也摆上了,蜡烛也插上了,一直等到深夜,实在太困了,就躺在客厅的沙发上睡着了。他把菲律宾友人送到医院,因得到及时抢救,终于转危为安。他成功完成任务后回到家里,已是半夜一点。他打开门看到这一幕,还有他桌子上女儿给他的留言“爸爸你辛苦了”,他感动极了!原来之前女儿已在电视上看到了他的新闻,也谅解了他,对他表示敬仰,为有个这么好的爸爸而自豪,并说“这是爸爸给我的最好生日礼物”……这时,他为女儿的懂事、理解,心中也有一些亏欠她们的内疚,热泪不由自主夺眶而出!看到这里,我的眼眶也湿润了。《女儿的生日》的主角如此高尚、如此称职、如此忘我,为了工作付出了很多很多,能不让人感动吗?他在片中的一些独白虽然质朴、平实,却富有哲理,也铿锵有力,于片尾升华了主题。这部微电影故事完整,角度巧妙,条理清晰,场景精彩。

这两部微电影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采用非专业演员甚至是本人本色出演的微电影,乍看似乎都是挺平常的作品,不过是平常人的故事,篇幅短小、内容简明,但却让人感觉到了它的不平常。现实生活不就是平平常常的吗?但在这种平平常常之中,往往蕴蓄着巨大的能量,可能会创造出许多奇迹来。《平凡的世界》里不就是讲的同样一个道理吗?——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世界!

防城港市既是一个南疆边陲城市,又是一个沿海港口城市,也是一个民族风情浓郁、风景优美、商旅发达的“微型都市、巨型公园”,“上山、下海、出国”三者兼具,得天独厚。像这样一个位置优越、资源富饶、特色鲜明的城市,这两部微电影作品分别从其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行业,很好地宣传了防城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