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几天,回到家,走近书房,一股馥郁扑鼻而来,精神一振。推开门,窗台上,两瓶鲜花粲然入目,一瓶为粉红色的康乃馨,茎叶娇柔翠绿,花儿像遇到什么高兴的事情,喜不自胜,笑靥大开,尽展芳容;一瓶为杂色玫瑰,红黄白紫四种颜色的花朵,欢聚一起,争俏斗艳,热烈绽放,互相映衬。花色悦目,香气沁心,整个书房充满春天的气息,感到异常温暖。我伫立花前,细细欣赏,深深吸纳,浓郁的芬芳令我心旌摇动,乘上思绪的翅膀,回到了我山花烂漫的故乡,回到天真快乐的童年,嬉戏在芳菲世界里。
过去,我的故乡每到春回大地,百花竞放,万紫千红。山岭上,稔子花大片绽放,如火如荼,流光溢彩;一树树黄栀子花,像极杂技演员手中张开的伞状支柱上的无数白玉碟子;一束束的金银花,在缠绕匍匐的绿茎上,白色和黄色的花朵相杂相映,金银交辉,光彩四射。林子旁,野芍药绽开红彤彤的笑脸,艳丽夺目;灌木丛上,野玫瑰豪情绽放,红的粉的如霞似锦。草坪上茵茵嫩绿中五颜六色娇小玲珑的小花像星星眨眼,熠熠生辉。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千娇百媚,多姿多彩。屋前屋后,龙眼树、荔枝树头上尽是浓密细碎交织的花冠;番桃树深绿浅翠的叶子中拱出红艳艳的花朵;橘树披一身细碎的雪白花衣;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杂树,花开得很繁盛,簇簇团团盖满枝头。
我的家乡是一个天然的大花园,姹紫嫣红,芬芳弥漫,把空气都熏香了。忙坏了蜜蜂蝴蝶,乐坏小孩儿童。男孩喜欢在草地上打风车,翻跟斗,摔跤,放风筝,玩累了,躺在草地上休憩,听小虫吟唱,聆听耳畔花开的声音。女孩子,喜花、爱花、娱花。常常挑选最红最艳的花朵采摘,或插在头上两边扎着的头发束里,或把两条小辫子插满,或做成大小不一的花环,戴到头上、脖子上、手腕上、脚腕子上,打扮得花枝招展,大家互相欣赏,沾沾自喜。
我们童年玩花,还玩出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一天中午,大家玩散。一个小伙伴,她手拿一束花,蹦蹦跳跳回到家,看到奶奶低头干活,她跑过去搂着奶奶的脖子,一边撒娇一边抚弄奶奶的花白头发,奶奶疼爱地反手拍拍她的小背背。一会儿,生产队下午开工的哨子响起来了,奶奶匆匆拿起劳动工具出工去,来到地里,大家一看到她,哄然大笑,奶奶看看自己的衣服,没有什么纰漏,用手抹抹脸,也不见沾有烟灰,一时莫明其妙。有人指指她的头,她用手一摸,天哪,发髻插满了花,拔下来一看,全是红玫瑰,她也忍俊不禁,笑着说:“哎呀,成为老来俏了,我那天真的小孙女,想让奶奶返老还童啊。”这位小姑娘给奶奶头发插花,就是想让她像小伙伴们一样漂亮,幼稚的童心,引来了大人们一场开心的哈哈大笑。
一日,我们一群女孩,每人手里拿着两束鲜花,沐浴着明媚的朝阳,在我家的小晒场上围成一圈,唱着儿歌,手舞足蹈,快乐无比。被一位路过的文工团演员阿姨看到了,她眼睛一亮,一群多么可爱的花仙子!笑脸灿烂地走近我们,热情和蔼地对我们说:“我教你们跳支舞好吗?”“好!” 我们异口同声,乐不可支。她选我们唱的一首儿歌,让我们每人两手依然各拿一束花,按高矮排列,分成两队,从两边出场,教我们优美的舞蹈动作,载歌载舞中,变换出各种漂亮的队形和造型。我们学得非常认真,她乐教不倦,大约教了两个小时,我们基本学会。后来接连几天,早饭后,她都来跟我们复习排练。这位阿姨我们认识,就住在我们村。那时,地区一个文工团下我们大队深入生活搞创作,与贫下中农同食同住同劳动,称为“三同”,他们上午劳动,下午集中大队部排练。这位阿姨就是分到我们队的,听大人说她姓李。她来到我们生产队有好几天了。没过多久,李阿姨告诉我们,文工团与大队宣传队和中心小学的艺术队准备举行联欢晚会,到时你们也去参加,我们乐得一蹦三尺高。演出前一周,她天天抽时间跟我们排练。我们跳的这个舞蹈叫《向阳花儿开》。演出的那天晚上,舞台搭在学校球场上。学校距我们村不远,只隔一片坡田。演出前,李阿姨给我们化妆,让我们换上统一的漂亮的裙装,不知她从哪里借来的。我们头上插的,手里拿的,都是白天她和我们一起采摘的鲜花,全是原生态的,香气盈鼻。演出结束,响起爆风雨般的掌声。因为参加这次演出我们年龄是最小的,舞蹈又是文工团演员教的,艺术性强,加上原生态的特殊因素,所以获得的掌声就特别响。想不到我们玩花的一次偶然机会,第一次走上舞台,第一次获得这么多的掌声。我们高兴得心花怒放。
后来文工团下乡期满,李阿姨离开时,我们采摘一大束最美的鲜花送给她,她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舍不得她,抱住她呜呜哭起来。
花不只给我们带来欢乐,也能熏陶性情,启迪心灵。
我家三面是小树林,绿环翠拥,花团锦簇,云蒸霞蔚。打开门窗,满室生香。我常常喜欢坐到书桌旁,看窗外杂花生树,蜂飞蝶舞,闻着脉脉芳香,心情异常舒畅,开卷读书,精神愉快,学习效果特别好。那花香,让我恋上了书桌,自小便养成了读书求学的好习惯,养成善良宽容娴静温和的性情。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一颗花的种子便落进心间。
大学毕业,进城工作后,住进高楼,难闻花香。春天,每次回故乡,我都采回一大簇,放到花瓶养着。现在故乡也变成城市了,已看不到故乡的山花了,只能在心田供养。
女儿知我心,近两年,不时买些鲜花给我,眼前这两瓶鲜花肯定是她送的。这不,她来电话了,问我喜不喜欢这些花。我笑道,已香透心扉。
花开的日子,真美好。但花再美再香,也有凋谢的时候。花香在心,那才会温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