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去了南康
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2019-05-23 10:05:25

初春,很多地方树木才爆芽,这块土地已经被茂盛的植被所覆盖。这里土地平整,田野起伏的坡度,由树木、瓜果和蔬菜的颜色表现,呈现出大块的五颜六色,让人远远望去,油然而生舒适之感。各类蔬菜、茄子、青瓜、辣椒、番茄,此刻也已遍野,取代了以前种植多年的甘蔗、木薯、花生等传统作物,而更显生机。

这个地方叫南康镇。南康镇在北海市区中心东北约40公里,距北海机场18公里,北铁一级公路由西向东贯穿其境,交通便捷。

这是一个蕴藏在南方幽绿大地深处的乡镇。它不显山,不露水,千百年来,安静、普通,如很多南方小镇那样。而事实上,南康虽然鲜为外界所知,却是一个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镇。直到近年陆续被授予“广西历史文化名镇”和“广西特色旅游名镇”等称号方又重新引起关注,它美丽又神秘的面纱才被逐渐揭开。

我曾数次跟随参观队伍去过南康,但都是来去匆匆,走马观花。对南康的百年骑楼老街、将军楼、三帝庙、三婆庙、冼太庙、天波府、四大古井等熟悉而陌生的面孔、上世纪遗留下来的标语,破败的理发店、商铺等,有大概记忆,但没有深刻印象和兴趣。而在这个初春的午后,当我一个人再次来到南康,走在寂静的街巷中时,古镇那浓烈的陈年味道,一下让我的脑海里有了久久不停的穿越时光的恍惚。

南康,古称南康圩。史载最早见于公元前223年间,秦平定南越后,当时大批中原汉人南迁,南康一带,成为这些人的聚居地之一。由于南康水路交通便利,自公元972年起,便逐渐形成了圩镇。明朝在北部湾沿海设立“珠场八寨”,南康寨居中,而且成为合浦珠场巡检司驻地。据清人梁鸿勋的《北海杂录》记载,“珠场司属合浦县,其衙署向在南康,土人有称南康司。查道光季年,司官于二、八月抵北巡阅,收取烟规、船头规。咸丰五、六年始僦衙署移驻北海。”“北海首次出现了较高级别的政府机构。这也标志着北海从聚居点及简单交易市场转变为城市。”(黄南津著《老街的中西合璧文化》)

南康这么一个小镇,竟然与一个叫做北海的城市形成有着源头的关系,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但想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事,现在,几乎被人遗忘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