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悦读丨清明,把思念写成诗
2019-04-08 16:33:25

甘孜州委宣传部、甘孜州文联、甘孜日报社联合推出文化类朗读栏目“康巴♪”,让你随时随地通过声音进行阅读。悦读旨在通过对康巴作家群优秀作家原创作品的诵读、录音制作,对音乐、图片、文字的整合与重塑,构建一个全民参与的在移动端倾听与分享优秀作品的互动栏目。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州内知名作家的作品,更欢迎读者踊跃投稿,分享专属于自己的故事。



无须特地留出时间空间逐字逐句读书,

不论你是走在路上,在公交或的士上,

独自吃饭,还是百无聊赖地做着家务,

都可以通过悦读用你的耳朵进行阅读。

“康巴•悦读”第六十期,请欣赏作家毛桃的原创作品《我看见泡洞树开花了》和《外婆的青丝帕》



我看见泡洞树开花了

毛桃


△网络配图

我看见泡桐树开花了

在去清明祭祀的路上

这些淡紫色仙女般的花花

让我看见我的母亲

就坐在透过花窗的阳光

能照见的缝纫机前

为我们全家老小

接长裤管,缝补破洞

缝纫机的身板是用泡桐做的

泡桐树淡紫色仙女般的花花

化身为了身板上优美的木纹

像弯弯曲曲的小路或

一颗石头溅出的涟漪

妈妈,我想你了

 

△网络配图

我看见苦荬菜开花了

在去清明祭祀的路上

这些菜花色小清新的花花

让我想起母亲的一件府绸短袖

白地蓝花花开襟西装领有腰身

蓝花花跟苦荬菜的花花有点像

多年后才确认那是蓝色矢车菊

因为母亲要经常熨烫这件衣裳

故它在我幼小的脑袋里

是形若煎饼一样的存在

我好喜欢闻这件衣裳的味道

在妈妈注意或没注意的时候

衣裳上有妈妈的汗味和香水味

妈妈,我想你了


 婆的青丝帕》

 

外婆的青丝帕是黑色的

黑色的青丝帕是蚕丝的

蚕丝的青丝帕宽宽长长

有着断断续续的风箱褶子

风箱褶子也特像外婆额上的条条皱纹

那时,外婆常用青丝帕来背我

有时,又将青丝帕盘缠在头上

在慈眉善目的外婆身上

除了她的容颜她的小脚

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她那

宽宽长长有着风箱褶子的青丝帕

 

日复一日

青丝帕的褶子越来越深

青丝帕的褶子越来越牢

幼小的我也在渐渐长大

渐渐不再需要外婆来背了

而我慈祥的外婆

也越来越老

越来越需要用青丝帕来缠头了

 

△网络配图

还记得外婆头缠青丝帕

一边择豌豆尖一边给我讲

二十四个望娘滩的故事

外婆择豌豆尖要掐去其上的须须

并说那样的须须会像线线一样缠绕舌头

因为吃起来感觉不舒服所以就要摘除掉

这样的场景和启蒙孩童的神话故事

一并被我稚嫩的小脑瓜给记住了

△网络配图

还记得外婆解下青丝帕铺在她床上

然后变戏法似地抱来一个木匣子

当木匣子里的宝贝被轻泻在青丝帕上

我感到的就是外婆的玩具还着实不少

一个后来被确认是翡翠帽花的绿块块

一个后来被确认是花丝镶嵌的金蝴蝶

一个在当时就被我认出是银质的假花生

便成了这些宝贝当中最最可爱的玩具了

 

△网络配图

一个春节期间或春节刚过的寒冷早晨

当我跟随大人来到外婆的床边呼喊外婆

而外婆再也没像往天那样慈爱地回应我时

我才无比悲痛地获知,我最亲最爱的外婆

已撒手人寰驾鹤西去魂归九天了

她的青丝帕就叠在她的枕头边上

而我再也看不到外婆的青丝帕缠在她的头上

还有她盘缠青丝帕时的样子了

我至今仍十分清楚地记得

她坐在那里将青丝帕一圈一圈

往头上盘缠时那勤勉又专注的模样……

 


作者简介



毛桃  本名何晓玉,四川省作协会员,爱好写作和摄影。著有关于网络游戏热血传奇的长篇小说《曾在玛法生活》;出版有游记体散文集《康定,如云似月》、回忆型散文集《土陶旧事》二书。曾长期在四川康定市甘孜州气象局从事业务管理工作,现居重庆荣昌。



本期朗读者  



王凌义 九龙县人。普通话与播音发声教师,全国多家广播电视台特约配音员,擅长广告配音,纪录片、企业宣传片解说。


除了为大家推送优秀的作品,我们更希望从大家的文字与声音中留住最温暖的康巴。为此,康巴悦读栏目自推出起长期公开接受读者投稿,希望能与每一个有故事、有才华、想倾诉的你在声音中相遇。

>>>>投稿要求

读者可以只投文字稿,也可以自己录音将文字稿与声音稿一起投出。稿件要求原创,内容不限,文字稿件字数要求2000字以内。投稿时除了“录音+文字”之外,请附上“个人简介+联系方式(电话+微信)+生活照”。 

>>>>联系方式

电话:0836—2835751

邮箱:wx@gzznews.com

<以上活动最终解释权归甘孜日报所有>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