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县长 李永辉:以全域发展理念建设万荣特色旅游县
2018-10-22 10:10:47

挖掘文旅富矿 打造乐善名城

以全域发展理念建设万荣特色旅游县

万荣县县长 李永辉

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是在运城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市委书记刘志宏的主旨演讲,厘清了运城厚重绵长的资源优势,展现了运城绚丽多姿的壮美山河,绘制了运城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好前景,奏响了“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发展最强音。按照市委重要决策部署,万荣县积极探寻新的历史节点下县域文化旅游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发展规划再调整、文化融合再深入、区块布局再优化、景点打造再提升、宣传推介再创新”,努力在打造特色旅游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基地上求突破、树标杆、创一流。

“一规两册”统领,标定万荣文旅新方位

万荣县“十三五”时期确定的“三个五”发展总体思路,将建设特色旅游县和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基地作为旅游发展总目标。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先后获得“山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命名挂牌,全域特色旅游的市场定位初步形成。下一步,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强顶层设计,修订编制好“一规两册”,为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装上“定航操作系统”。

“一规”,就是《万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对照全市文化旅游“三大资源”“六大文化”,紧紧围绕“四大旅游板块”发展布局,立足现有的“一镇、一圈、一带、一网、一湿地”产业现状,进一步梳理任务、明确定位,修编《万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让全县旅游发展依规而行、因规而兴。

“两册”,就是《万荣全域旅游资源推介手册》和《万荣全域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册》。认真梳理万荣丰富的旅游资源,把黄汾两河之壮美、孤峰稷王之秀美、飞云秋风之俊美等自然禀赋资源描摹出来,把“三王三凤”的才气、廉吏薛瑄的名气、使者张仪的大气等人文荟萃资源展示出来,把大河文明的盛景、慈善世家的盛名、红色革命的盛勇等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列出招商“菜单”,引进大企业,进行大制作,开发大景区,推动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

文化气韵融入,展示万荣文旅新内涵

在文化展示上集中呈现。在后土祠景区规划建设运城文化集中展示体验区,挖掘女娲抟土造人的人类远古文化、晋南传统耕作的农耕源头文化、帝王祭拜后土的黄河根祖文化、后土福泽生灵的宗教信仰文化、万荣民间特色的河东民俗文化和八路军东渡黄河的红色革命文化,在后土祠景区及周边进行集中呈现和展示,打造运城文化集中展示体验区。

在文化解读上全面渗透。将运城“六大文化”融入万荣旅游和各景区景点文化,形成具有吸引力、富有感染力的文化新解读。招募万荣旅游志愿者,举办万荣旅游讲解员大赛,对景区景点、旅游示范点、宾馆饭店、加油加气站、出租车客车等行业旅游从业人员,进行运城“六大文化”专题培训,让文化浸润旅游产业,让旅游充满文化体验。

区块统筹谋划,构建万荣文旅新格局

提升黄汾两河区块承载,打造以“黄河·后土”为主题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以扩容拓展为目标,扎实推进后土祠景区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稳步实施汾河入黄河口水生态修复及保护工程。做好大河文明博览园、后土祠低空飞行营地等项目招商工作。升级改造10.2公里沿黄旅游公路,完成南樊—西师桥14.8公里道路,在沿黄沟坡地带规划建设万祥军事体验乐园项目,把沿河区域建设成集大河风光、生态湿地、远古文明、现代休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实施生态孤峰区块增色,打造以“观光·健康”为主题的康养旅游目的地。以保护生态为重点,完成孤峰山引水上山生态修复工程,修建孤峰山环山旅游道路。在环山路沿线发展花卉观光体验旅游,推进开发建设北方植物园。在沿山一带选取自然风光和传统风貌较好的麻沟、杨庄、荆淮、桥上、北涧、袁家等村落,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健康养生。

激发历史遗存区块活力,打造以“科普·探索”为主题的文旅研学目的地。以活化历史为抓手,做好稷王庙、万泉文庙、薛瑄家庙三大文物景点的对外开放工作。完善八龙寺塔、旱泉塔、寿圣寺塔、稷王山塔等国保单位旅游服务设施,创造开放条件。在北辛舍利塔附近修建沿黄旅游驿站和观景台,让文物焕发新的生机、让历史得以充分展示。

丰富农业农村区块业态,打造以“农耕·乡愁”为主题的农旅体验目的地。以兴农惠民为基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完善苹果主题公园、桃果主题公园、小水果田园综合体旅游服务设施,促进三产融合,领跑现代农业。打造涧沟烟村、上义红色教育基地,新增5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1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形成新的亮点。持续推进“四治六化一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高标准开展34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让美丽家园点缀万荣旅游版图。

精品景区串联,凸显万荣文旅新姿态

全面提升精品景区,积极融入全市重点线路。加快推进李家大院5A级景区创建工作,深入挖掘慈善文化、晋商文化和河东民俗文化,打造服务高端、魅力独具的慈善特色小镇;抓住景区体制机制改革机遇,加快实现东岳庙景区市场化运作,使两大景区为卤盐文化游线路增光添彩。尽快完善后土祠、王通庙、薛瑄祠景点及周边旅游服务设施,深挖后土文化、明贤文化、儒家文化,在汾河儒家文化游线路中各显特色。

有机串联精品景区,加快打造县域特色线路。依托现有道路,布局全域旅游通道,通过道路畅通、绿化提升、节点打造三大行动,让全县的景点一路相通、一线相连、一道相融。依托晋汉子农庄研学旅行营地,打造李家大院—万荣苹果主题公园—后土祠—东岳庙—万泉文庙—孤峰山—三益书院精品研学旅行线路;打造东岳庙—万泉文庙—孤峰山—晋汉子农庄—李家大院—后土祠等4A级核心景区精品旅游线路。通过景区提升、线路打造,给游客带去运城文化的厚重体验和万荣发展的文明风韵。

主题特色推介,塑造万荣文旅新形象

明确主题定位抓推介。加强旅游宣传营销,推动品牌形象提升。策划举办文化旅游周系列旅游活动,继续举办以“踏青赏花祭后土、游山玩水享清凉、苹果飘香柿叶红、相约笑城过大年”为主线的四季主题推介活动,以主题定品牌,以品牌树形象。

突出节点特色抓推介。完善两条高速路、运稷路、209国道等重要道路上的旅游标识牌和户外广告;在旅游通道确定偏店、周王等重要节点设立旅游驿站;在各乡镇重要入口依据乡土特色设置红樱桃、三白瓜、腰鼓等农旅结合形象标识;在景区景点设立万荣特色工艺品展销中心,让万荣文旅形象符号俯拾皆是。同时,创新发展特色餐饮,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推广苹果宴、香菇宴等特色美食,为万荣文旅代言。

运用智能平台抓推介。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加快实现涉旅场所免费WIFI、通讯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增加游客第二空间的旅游体验。同时,加强与携程、途牛、去哪儿等知名旅游电子运营商及网络搜索引擎合作,做好线上线下联合营销。

承前启后、瞩望未来,我们将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决策部署,秉承五千年文明的深厚沉淀,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彰显万荣文旅特色,全力打造乐善名城,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的新征程中作出万荣贡献、展示万荣作为。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