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十九大提出的重要课题,结合工作实际,我就影响基层组织力提升的问题、原因和对策谈以下看法和思考。
一、存在问题。一是政治功能淡化。部分党组织用业务工作代替党建工作,重经济发展轻政治功能发挥,在“把方向、管全局、促落实”方面作用不突出。二是队伍建设退化。受“三定方案”和消超影响,部门没有专职党务干部,党务工作力量不足。部分党员荣誉感、责任感不强,作用发挥不够。年轻党员后继乏人。三是制度落实形式化。一些单位党建工作制度不完善,执行党内基本制度流于形式。部分党组织组织生活内容单一,吸引力不强。四是问责机制软化。部分党委(党组)抓党建主体责任履行不够,抓党建成了个别部门个别人的事情。党建考核结果运用和问责力度不大,问责机制缺乏刚性约束。五是党委履行职责虚化。少数基层党委“四个意识”不强,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存在不坚决不到位现象,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六是支部作用发挥弱化。个别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明显,对“上”负责多,对“下”负责少,对党员的工作生活关心不够、给群众办实事不多,党组织凝聚力不强。
二、原因分析。一是思想上“错位”。一直以来一些单位党组织书记片面地认为党建工作是软任务、是潜绩,经济工作是硬指标、是显绩,做或者不做没多大差别,没有把党建工作作为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摆上应有的位置。二是工作上“让位”。部分党组织书记不敢理直气壮抓党建,学习不多、思考不深、素质不高,就党建抓党建、就支部抓支部、就党员抓党员,缺乏与中心工作的有效结合和融合。三是考核上“失位”。党建工作考核指标相对粗线条,考核标准不够精准,有的用档案资料代替工作落实和成效,对质量和效果的考核少。同时,对党员的考核与待遇结合不紧密,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发挥不足,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挥。
三、对策措施
(一)强化政治功能,提升组织领导力。一要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巩固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二要压实政治责任。完善承诺、述职、评议、考核、问责工作体系,研究制定《党委书记党建考核评价办法》,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三要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把政治引领具体化,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领域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凸显党建元素,增强党建活动的仪式感。
(二)强化重视党建工作导向,激发工作内动力。一要强化基层党务队伍建设。修订“三定方案”,明确部门党务工作编制,建立健全党务干部激励机制,对优秀党务工作者优先提拔重用。二要强化考核指标的刚性约束。聚焦“基础、履职、实效”三个重点,改进考核方式方法,使党建工作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的工作,激发各级抓党建的内生动力。三要强化考核问责的力度。建议上级把党建工作纳入一票否决,真正体现对党建工作的重视。树立大抓党建的导向,对优秀的党组织书记在干部选用、评优树模中优先考虑,对不胜任不称职的约谈问责或组织处理。
(三)完善组织设置,提升组织影响力。一要扩大组织覆盖。要紧盯组织覆盖的“盲区、空白点”,加大在商圈市场、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和新兴业态中建立党组织力度,做到应建尽建。二要创新组织设置。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原则,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激发党组织活力。三要规范组织机构。要规范党组织设置工作程序,严格党组织组建流程,规范基层党组织领导机构设置、隶属关系的调整与变更等,进一步增强政治功能。
(四)加强支部建设,提升组织凝聚力。一要抓好基本队伍。严把党员政治关、入口关,统筹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四环节,加强专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强化能力培训,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二要抓实基本制度。从严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全面推行主题党日、党员分类积分管理办法,健全落实“承诺、践诺、评议”制度链条,认真抓好党费收缴管理、组织关系排查等基础工作。三要抓好基本保障。坚持硬件量力而行、软件尽力而为的原则,合理规划活动场所,做到部室齐全,室内室外设置统一,功能发挥正常。足额兑现党建工作、活动经费和村社区干部补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五)突出实践探索,提升创新创造力。一要提升服务能力。采取各种方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机制,使党的形象在群众心中树起来、立起来。二要创新活动方式。推进“党员+”融合教育,探索“开放式组织活动”,充分运用新媒介、新技术、新传播手段,扩大党员与群众的互动与接触,增强活动吸引力。三要推进“智慧党建”。打造“智慧党建”平台,用“大数据”管人、管事、管党建,逐步实现“三会一课”查验、发展党员、党组织组建、第一书记精准扶贫信息化。四要坚持标准引领。挖掘选树七个领域党建标准化示范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达标、全面过硬。
(六)聚焦作用发挥,提升基层战斗力。一要在服务群众中当先锋。通过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公开承诺,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多种方式,充分体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二要在脱贫攻坚中做砥柱。深化“双培双带”,广泛结对帮扶,想方设法壮大集体经济,把贫困村党组织建设成脱贫攻坚的“桥头堡”,把贫困村党员培养成带领农民致富的“主力军”。三要在维护稳定中作表率。围绕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增强大局意识、规矩意识和法治观念,以身作则,带动示范,积极运用合理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中共商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闫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