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措施更到位 营商环境更优化
——南宁公安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服务经济发展
2018-09-12 11:21:12

南宁公安出入境优质管理服务赢得外国友人点赞。 (陈虹倩 摄)

生成电子身份证即可“刷脸”办事。 (劳运荣 摄)

民警教外国友人通过手机办理临时住宿登记。 (陈虹倩 摄)

辅警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耐心解答。 (梁柳青 摄)

刀刃向内,大刀阔斧,南宁市公安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落实简政放权、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深化“互联网+政务”应用,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完善窗口服务,转变政府职能,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在更多服务领域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提高首府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电子身份证”:

全国首张 “刷脸”办事

南宁市公安局建立了电子身份证技术体系,于2016年11月发布了全国首张“电子身份证”。经过不断完善,目前居民在手机上登录“南宁警方”微信公众号或“i微警”APP,依照要求录入相关信息,通过“刷脸”认证后,即可生成一张“电子身份证”,适用于警务身份核查、酒店入住登记、开锁服务登记、大型活动身份核查等场合。

以“电子身份认证”技术为基础,南宁警方搭建起网上服务平台,完成电子身份认证的居民足不出户,可通过网上服务平台、“南宁警方”微信公众号或“i微警”APP办理36类126项业务。目前“电子身份证”用户已达48.9万人,截至今年8月,已为群众办理网上预约、审批、备案事项138.9万起,网上查询服务超过985.22万人次,受理网上求助咨询服务280.05万起。

出入境管理:

出入有境 服务无境

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以群众的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工作效率,推出便民措施,让出入境各项便民服务惠及广大群众。2018年上半年,全市共受理审批出入境业务35万多证次,群众满意率连年保持99.8%以上。

智能导办

出入境接待大厅接待办证面积达到5000多平方米。在这里办出入境业务,不仅可以选择人工导办,还可以通过“南宁出入境”微信公众号进入智能导办,如同随身配了一个“私人顾问”,大大节省咨询时间。此外,关注“南宁出入境”微信公众号还可以在南宁市区8个办证点预约办证,实现了预约时间内“随到随办”的高效优质服务。

自助服务

出入境接待大厅二楼为1000多平方米的“智慧服务大厅”,除必须民警面见受理环节外,八大项自助事项均可在这里实现,包括自助咨询、自助导办、自助填表、自助采集信息、自助照相、自助续签、自助领证、自助查询,自助化服务占比达到四分之三以上,有效缩短了群众排队等候的时间。

免费拍照

新大厅启用后,新增了5台自助照相设备。申请人可免费自助拍照,照片会自动上传仅作为办理出入境证件的制证相片使用。按照每年25万人首次办理或换补发证照估算,全年可以为老百姓以及来邕办理签证的外国人节省至少750万元的办事成本。

立等可取

24小时自助服务厅可提供全天候自助领取已办好证件的业务,电子港澳台通行证旅游签注也实现自助签注,立等可取,2分钟内可办结,实现“说走就走的旅行”。目前此便民服务已从南宁市户籍居民扩大至广西区户籍居民和南宁市居住证持有人。除现金缴费外,已实现支付宝、微信等手机支付,群众无需移步收费窗口缴费,办事更快捷。

就近办理

出入境支队积极推进在城区增设出入境办证点工作,目前,已在7个城区公安分局(兴宁、青秀、良庆、江南、东盟经开区、南湖、西乡塘)设有中国公民业务受理大厅,全市(含武鸣区和各县)共有受理点14个,基本满足群众就近办证的需求。9月1日起,户籍地不在南宁的居民也可在南宁任一出入境办证点,申请换(补)发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以及申请往来港澳台团队旅游签注。

“刷脸”办理

南宁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创新性研发了“外易登”系统,在邕外国人使用手机“刷脸刷证”即可办理临时住宿登记,耗时不到5分钟,免去了到辖区派出所的奔波。该系统带来极大便捷,被在邕外国人称为办事“神器”。

绿色通道

出入境部门还开通了绿色通道,为需要出境处理紧急商务的申请人提供服务,对外籍高层次人才留邕也提供了签证和居留等办事便利,外籍人员丢失护照急需补办签证出境等应急需求的,将提供即时受理审批的便利。

户口迁移:

降低门槛 简化程序

市公安局落实户籍改革,全面放开放宽进城落户限制,拓宽落户通道。对在南宁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各类专业人才,实行“零门槛”入户政策。进城落户还降低了参保年限、居住年限的要求,放开了父母与子女相互投靠的年龄、人数限制。在北部湾同城化进程中,将适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落户政策的范围由南钦北防4市,扩大至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玉林、崇左6市。一系列降低落户门槛的举措,使更多人实现了南宁“市民梦”。截至2018年7月,南宁市户籍人口有765.2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4.2%。近一年来全市户籍人口增长创10多年来新高。

网上办 掌上办

“互联网+”智慧户政服务,打造“百姓家里的、指尖上的户籍窗口”,群众随时可通过南宁市公安局网站、“南宁警方”微信公众号、“i微警”APP,进入户政服务大厅,在线预约、申报户籍业务事项。截至目前,该系统网站访问量达76万人次,群众实名注册63500多人,提供各类查询服务70万人次,已在线受理业务22500多笔。

便捷办 提速办

各户籍窗口进一步优化服务,对首次办理户籍业务的群众实行一次性告知,简化落户手续和证明材料。

广西区内户籍人员迁入南宁,实行“一站式”户口网上迁移,申请人只需到迁入地派出所办理手续即可,不再需要回到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解决了“两地跑”的问题。

此外,实施“审批后置”,即在群众诚信的框架下,先受理办结,后调查审批。该模式实施后,一些需要数个工作日才能办结的事项可以当场办结,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身份证业务:

便捷高效 满意为本

二代身份证就近换补领

市公安局在广西率先推行区内户籍人口、全国居民在南宁任一派出所就近换补领居民身份证。截至7月,南宁共受理全国异地申领居民身份证3万多张,共受理广西区内异地申领居民身份证14万多张。

临时身份证立等可取

市公安局依托技术的改进,临时居民身份证的受理、制证、发证工作期限,由原来的3天缩短至2小时以内。

证件照免费、多拍、优选

市公安局提供制证相片优选服务,如果公民对拍摄的制证相片不满意,派出所可以再拍两次。目前,南宁市公安局已为40万人提供了居民身份证相片免费多拍优选服务。

短信提醒办事进程

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推出短信平台,对已审批完结的户口事项和已送达派出所的身份证件,通过发送信息的方式告知申请人。此外,还实现了居民身份证有效期即将期满的服务提醒。

自助申领发放

目前南宁市内部分公安派出所配备了20套身份证自助申领和发放设备,可提供全天候24小时的换领、补领自助申领发放服务。截至目前,自助设备共计办理身份证自助申领18274张、自助发放身份证49606张。今年底前,全市还将增设40个居民身份证自助办理点。

居住证业务:

掌上办理 同享便利

南宁市推进居住证制度落实。办理了居住证的非南宁户籍居民,可以在教育、申请公租房、办理出入境证件和车驾管业务等方面,享有与南宁户籍居民同样的便利。南宁市公安局采取多种措施,在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办理方面提速增效。目前,南宁市居住证办理数已达154.5万张,全区333.8万张,南宁市占了将近一半。据统计,今年以来,南宁市共有流动人口申报居住登记28.7万人,制发居住证10万张,办理居住证签注约15.2万张。

优化受理流程

在办证大厅设立咨询服务台,由导办员对材料进行初审。如果材料齐全,导办员则发放号码牌,引导办理;如果材料不全,导办员将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全的材料,避免盲目排队。

在受理环节,工作人员当场开具居住登记回执单交予当事人,相比原来现场扫描办证材料后再开具回执单,办事时间从10多分钟缩短到3—5分钟,特别是居住登记时间只要大约30秒。

增设服务点

在目前南宁市区户籍、居住证办理量前16位的派出所,建立了70个户籍、居住证业务预受理点,培训村委社区等工作人员,指导、帮助社区群众办理户籍预受理、居住登记业务。

在西乡塘区、江南区、高新区、经开区流动人口聚集的社区、村委新增了7个户籍、居住证业务便民延伸办理点,配置了户籍设备,作为派出所户籍室的延伸,为群众就近办理户籍预受理、居住登记、居住证普通申领及居住证补换领业务。

在线居住登记

推出微信版的“南宁流动人口信息网上自助申报系统”,外来居住人员只需关注“南宁警方”微信公众号,完成身份认证,进入“户政服务—流动人口业务”页面,足不出户即可申报居住登记,不需再前往派出所办理申报。

港澳台居民可申领居住证

9月1日,全国首张台湾居民居住证在南宁制发。南宁落实国务院出台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办法》,港澳台居民可在南宁任一户籍派出所、户政办证大厅办理居住证。有了居住证,港澳台同胞乘坐国内航班、火车等交通工具,住宿旅馆,挂号看病,办理银行、保险、证券和期货等金融服务,都将更加便利。

印章刻制:

取消审批 改为备案

企业要刻制印章,以前要事先得到工商、公安等多个部门的审批许可。现在,南宁市公安局落实改革措施,已取消对公章准刻的审核,实行公章刻制备案管理。用章单位无需到公安机关递交材料,等待审批,直接持相关证明材料,到具备资质的印章制作企业,即可“一站式”办理刻章业务,此后再由印章制作企业将所承刻的公章向公安机关备案。这一举措简化了流程,减轻了用章单位的办事负担。

开锁:

智能管理 杜绝“黑锁匠”

群众有开锁需求时,可通过南宁公安网上服务平台、“i微警”客户端、“南宁警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找到在智能平台里登记备案的正规锁匠。该平台能自动录入信息,避免重复登记;群众下单成功后,平台会自动搜索最近的锁匠;锁匠工作完成后,群众可通过平台对其服务进行评价。

群众还可通过确认验证码、扫描锁匠“上岗证”等方式确认锁匠身份,确保安全。只有通过公安机关备案的开锁企业和锁匠,才能使用该系统从事开锁服务,该系统启用后,“黑锁匠”将因此逐渐失去市场。

本版撰文:通讯员农媛

本版统筹:康钦如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