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新闻网讯 12月5日至10日,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举行。新绛作为重点参展县设立独立展馆,展馆里12家企业展出的百余件精品,充分展示新绛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
占地75平米的新绛展馆搭建风格似古代庭院,古香古色、魅力凸显,处处体现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气息,不时吸引着过往游客进馆参观。古朴典雅的澄泥砚,华美大气的漆器,巧夺天工的石雕,古韵盎然的青铜器……一系列制作精良、富有新绛特色的展品让游客流连忘返。
12月5日上午开展前,省委书记楼阳生与有关省领导及省内外嘉宾一同巡馆。在文化旅游融合展区,楼阳生仔细端详一件件技艺精湛的传统工艺产品,深有感触地说:“珐华器、推光漆、澄泥砚是当之无愧的 ‘山西三宝’,我们不仅要把传统技艺打造得炉火纯青,还要不断创新,追求更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展示、拍卖、鉴赏等手段,把‘山西三宝’推向国际,进一步弘扬传承传统文化。”
而在之前省政府首次举办的工艺美术大会上,楼阳生表示,山西着力打造澄泥砚、推光漆等特色产业集群,建立集原料供应、创意研发、加工制造、销售流通、市场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链和生产体系。”一时间,“澄泥砚”成为整个文博会上的热词,蔺涛成了几十家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三个澄泥砚展台前挤满了观众,蔺涛向上万名观众详细讲解澄泥砚,澄泥砚展台成为山西文博会不可错过的10大打卡地之一。
新绛自古享有“七十二行城”和“南绛北代”之赞誉,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鼓乐之乡、中国澄泥砚之都、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
近年来,新绛县委、县政府按照“三五”发展思路,实行群星灿烂计划,把新绛传统文化产业的挖掘、保护、提升、创新作为发展目标,以打造澄泥砚传统非遗文化双创基地为抓手,先后引进了云雕、仿古青铜、石雕、玉雕、宫灯、烫烙画、漆画、仿古家具、木版年画图等十余类非遗企业入驻文化园发展,先后组织文化园企业参加了重庆第五十四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厦门海峡两岸文博会、深圳第十五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引导新绛特色文化走出去,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新绛县共有7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保护名录,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项目14项、市级项目17项、县级项目38项。全县拥有各类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09位,其中国家级2名、省级15名、市级37名、县级55名。
文博会期间,新绛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宣传部负责人孙飞到场主动当起了“讲解员”。他如数家珍地把新绛国保、文旅产品悉数道来,特别讲述了新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做法与成效,得到了现场观众的首肯。他要求各参展商要抓住参加此次文博会的契机,加强宣传和推广,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高产品知名度,以精品力作讲好新绛故事,传播好新绛文化,向外展示新绛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
据新绛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江红斌介绍,新绛展馆在展会期间销售额达10万元,达成销售合同超百万元,12个文化企业增加潜在客户2000个;新绛北池温泉特色小镇、新绛绛州署景区成功签约;新绛县委宣传部、新绛县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获此次文博会优秀组织奖;新绛参展精品获金奖3个,银奖10个,铜奖5个,优秀奖4个;新绛展团荣获优秀展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