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鞍钢人 三代学雷锋 | 鞍山新闻网

于长庆(右一)组织孩子们参加义工活动。

1958年的一天,31岁的鞍钢运煤火车司机于师傅见到了新来的推土车司机。他并不知道,不久的将来,这个在工作生活中被他视若晚辈的孩子不但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更重新塑造了他整个家庭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影响了整整三代人。“那是父亲和雷锋的初次见面。”20日,鞍钢工程建设剥岩工程有限公司职工于长庆说,从父亲那里,他了解了一个更加有血有肉、平凡而生动的雷锋。于长庆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义务帮助大家修自行车、理发,为什么自筹资金为社区百姓修建凉亭和书屋,为什么成为别人口中“热心肠的于师傅”。父辈的言传身教使“雷锋精神”第一次真实地呈现眼前,并铭刻于心。年少的于长庆开始主动助人:上学时关心集体,身为班长的他带领同学们帮孤寡老人担水买米;工作后帮助工友、资助贫困学子……

于长庆给老人喂饭。

2014年,一个外地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送妻子去妇儿医院生产,原先已经有一子的夫妻这一次竟然生了三胞胎,其中两个婴儿先后出现健康问题,当时农民工月薪不足2000元。于长庆听说这件事后,立刻和妹妹一起赶到医院,先劝说夫妻俩稳定情绪不要放弃,与医院沟通治疗孩子并筹集医药费,妹妹还额外提供了价值5000多元的奶粉。经过治疗,孩子们的情况稳定下来,来自社会的捐助也多了起来。“从我爷爷开始,到我侄儿、外甥,我们一家四代人都在鞍钢工作。”于长庆说,从父亲那辈开始,“雷锋精神”就成为他们家的信条,甘愿奉献,帮助他人成为整个家庭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