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奇迹在这里一再上演
南宁日报客户端 2019-11-17 08:39:27

早产宝宝们得到精心照料

透过重症监护室门上的玻璃窗看进去,每一个保温箱里都躺着一个可爱的宝宝,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提前来到这个并不熟悉的世界。今日是“世界早产儿日”,“有爱,有未来”是世界早产儿日中文永恒主题。在世界早产儿日之际,本报记者走进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阳院区新生儿科,了解医护人员是如何给早产儿加倍呵护,助力成长。


悉心照料 让早产儿获得新生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500多万早产儿出生,中国居世界第二。近年,我国早产儿出生率约为10%,每年约117万早产儿出生,此数据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已接近200万左右。

37周之前的分娩,都被称为早产儿,这样的孩子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闭宏娟介绍,近两年,该院新阳院区和厢竹院区救治的早产儿多了起来,2018年两个院区救治极低出生体重儿306人,超低出生体重儿86人。全院早产儿有1541例,最低救治23+6周,仅有610克。

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不够健全,出生孕周越小,体重越轻,其预后就越差,常常会发生呼吸窘迫、肺部发育不全、神经系统异常、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败血症等重症疾病,因此,早产儿出生后要特别留意观察,精心照顾。

闭宏娟介绍,现在医院更为关注的是神经系统的干预,把如何促进神经发育放在第一位,降低神经发育的不良后遗症。从产前到出生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护理,院内出去的大部分孩子都挺健康的。“针对这些,我们做了些人性化的护理,包括睡的鸟巢,以及整体护理技术上,避免疼痛刺激、声光刺激。”


袋鼠护理 早产儿变健康宝宝


闭宏娟说,早产儿护理更注重家庭的照顾,从产科开始,对于28周以下的,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就会与家长谈话,告知婴儿面临的风险,了解家庭救治的意愿。

“很多人认为住院的新生儿没有情感上的表达,但是当孩子第一次接受袋鼠护理躺在妈妈的怀里时,可以看到在监护仪上心率会明显上升,然后慢慢平和。”闭宏娟介绍,让早产儿俯卧于家长胸前、皮肤充分接触的“袋鼠妈妈式护理法”等相关保健适宜技术,可以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提升早产儿生命质量。

闭宏娟认为,有爱就有未来,所以早产儿更多需要家庭的照顾。“早产儿出院前还会让父母亲过来,我们有专科护士进行很细的指导,包括换尿布,康复科进行神经发育运动的指导,出院后还会安排医生随访早产儿发育状况。”

闭宏娟提醒,早产儿大脑发育没有成熟,一点点的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如换个尿布把宝宝提得很高,都会引起血液动力学的波动,都会出现问题。早产儿早期干预主要在神经发育,更多是家庭的照顾方面,主要是教会家属面对这种情况,更早、更多地参与,共同救治一个健康的宝宝。


建微信群 及时指导护理早产儿


闭宏娟的手机里“藏”有不少早产儿的相片,其中一张是钦州的邓毛毛。

今年5月份,邓毛毛在广西钦州出生时仅24+1周,体重660克,除了各种早产儿的症状,还有颅内出血,感染重。因当地医疗条件限制,医生觉得没有希望了,一开始没有进行干预,几个小时后,在家长坚持下才转到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当时我们经过评估觉得这个孩子还是有希望的,就派专家下去把他接上来了。”闭宏娟说,邓毛毛转到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后,经过抗感染和进行呼吸、循环、营养支持,病情平稳后病房早期神经干预,家庭照护,勇闯各种关终于顺利出院时,体重已经达到1890克,上周他父亲还带邓毛毛回来医院检查,各方面指标都挺好的。

为了方便了解早产儿的情况,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还建立了“小海豚之家”微信群,群里有主任、医生、专科护士,每天对早产儿护理进行指导,发现不正常的情况,则建议家长带上宝宝到医院就诊。

早产儿的出生除了需要更多的护理,治疗费用经常让一个家庭捉襟见肘。为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积极链接爱心企业,目前设有春苗基金、合生元基金等,帮助经济相对困难的家庭申请数额不等的救治费用。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