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静娥(右一)在台上领舞
9日,周六,风和日丽,二一九公园东湖微波荡漾。9时,动听的乐声准时响起,三位领舞和上百个身穿民族盛装的舞蹈队员面带笑容翩翩起舞。围观的“粉丝”早早地站在队伍东西两侧。“看他们跳舞真享受”“笑得多美、多感染人啊”“粉丝”们边围观边交流心得。
领舞姿势表情都很到位
最美晚霞义务教大家
这支吸粉的舞蹈队就是依琳舞蹈团。“退休前我不会跳舞,刚退休那会,就是看别人跳。”说起成立舞蹈团的初衷,团长宋静娥说,当时公园还没有大型的民族舞团队。宋静娥就到北京舞蹈学院和紫竹院自费学习舞蹈,回家跟视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2018年1月21日,依琳舞蹈团正式成立。从30人到380人,只一年多时间,宋静娥便带领出一支庞大的广场民族舞团队。
看看粉丝拍摄的视频
分文不收,认真教授,音响坏了,自己掏钱……说起团长宋静娥的好,队员们你一言我一语抢着说。队员程彬说,依琳舞蹈团不仅跳出健康,还跳出了快乐,跳出了名气。省市很多大型演出的舞台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为了排练节目,宋静娥经常把小分队请到家里,沙发一推就是场地。练习累了,宋静娥的爱人还会买来好吃的。尽管大多是公益演出,但宋静娥和队员丝毫没有懈怠。就像每天在公园的练习,面带微笑、动作达标。
不断有人加入舞蹈队
这些年为团队搭了多少钱,宋静娥并没计算。但队员们心里却记着。“5万元也挡不住啊。”程彬说,一次演出给奖励300元,宋静娥硬是给参与演出的50名队员均分,大家拗不过团长,只能含着眼泪收下。无私的宋静娥被队员们集体推荐参加了鞍报全媒举办的寻觅·最美晚霞活动,并以第一名的成绩高票当选“最美”。
每天早晚两场,冬夏调整时间,小雨小雪挡不住,春节休息两天,舞蹈团管理有方,团长无私有爱,舞蹈团才能成为东湖最美的风景。队员们如此表达对团队的热爱。每天练习强健体魄,登上舞台展现自我,上养老院义演奉献爱心,队员们觉得这样的舞蹈团真好。
84岁的曾淑敏(右一)记下了所有舞姿
84岁老太跳到第一排
站在队伍的第一排,84岁的曾淑敏老太并不显得特别。转身、抬手、甩袖,每个动作力求到位,曲终亮相也是有板有眼,一个多小时的运动,老人也都跟了下来。
学一年多了,老人说,家就在长青小学附近,离公园近。每天都来练习跳舞。团长人好有耐心,我学得慢,她就一点点教,还让我站到了第一排。
82岁的幕学玉老人是舞蹈团的老牌队员,从成立伊始至今,一直坚持。从走圈到跳民族舞甚至登上舞台,幕学玉老人越跳越开心。
男士舞姿也翩翩
“三高没了三围有了”
“三高跳没了,三围还有了。”66岁的李宏远风趣地说,自打跳上这民族舞,身体状态越来越好,裤腰从三尺二跳到了二尺九,看咱这范儿。一位老人接过话茬,以前有肩周炎都抬不起胳膊,现在也跳好了,这真是跳出了健康。
钱英杰从练双杠到跳舞再到领舞,收获的是跳舞的快乐和团队的欢乐。
退休后的陈岩越跳越年轻
61岁的陈岩去年刚退休就加入了舞蹈团,并迅速成为领舞。他和爱人胡秀丽都是舞蹈团成员,陈岩在台上领舞,胡秀丽在队伍里跳舞。不出去旅游的日子,他们就每天一起到舞蹈团来。胡秀丽说,我俩真就是跳出幸福。
因为热爱,不分职务与行业,平均年龄60岁的他们聚到一起就是一个大家庭;也是因为热爱,他们的样貌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了很多。“这就是跳舞的魅力。”范正顺说,他们在一起跳舞就像回到少年。
笑得美跳得美
93岁粉丝的牵挂
“我是从对炉山骑自行车来的。”67岁的王先生说,看他们跳舞是真享受,因为跳得太美了。藏族、傣族、蒙古族等民族舞蹈跳起来特别好看和欢乐。
与王先生一样成为依琳舞蹈团粉丝的,每天都有三五十人。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家跟着乐曲晃动胳膊。这位老人家每天都来,坚持一年多了。宋静娥说,老人93岁了。一次,宋静娥生病耽误了几天,再跳时,老人家抱着宋静娥哭着说:“孩子,你咋啦,大姨想你了。”
老人的牵挂让宋静娥更明确了舞蹈团跳下去的意义,为了更多热爱生活热爱跳舞的人们。
“大家快乐,我就幸福。”如今破格成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宋静娥说,她要带领团队走上更高的舞台,跳出钢都百姓的幸福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