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聚焦榜样力量 古曲新歌成高校时尚 | 鞍山新闻网

全国劳模孟泰、王崇伦,“当代雷锋”郭明义,“时代楷模”李超……伴随着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鞍山涌现出一批批时代模范,他们的名字镌刻在了鞍山精神的丰碑上。4日,记者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鞍山评书”的传承基地——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了解到,由科大教师创作的《孟泰传》、《钢铁梦想》等弘扬鞍钢劳模精神和新时代榜样力量的“非遗”评书,正在大学校园中广泛传播。

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依托曲艺表演专业和“鞍山评书”的传承基地,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评书表演人才,艺术学院曲艺系主任周壮、教师裴冠红就在其中。他们在教授曲艺表演课程的同时,也创作录制了许多反映新时代精神的评书佳作。

周壮说:“劳模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更有着新的内涵。全国劳模孟泰已经化作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孟泰精神’没过时,在当下更应该得到弘扬和传承。”基于这样的想法,评书《孟泰传》应运而生。2018年12月,周壮创作的评书《孟泰传》在鞍山广播电台录制播出。

裴冠红不仅是科大艺术学院曲艺系的教师,她还是非遗“鞍山评书”的市级传承人。她选择创作的对象是鞍钢的“工人发明家”李超。听李超的事迹报告会,走入鞍钢车间采访李超,查阅李超的资料和相关报道,裴冠红写出了5集评书《李超!李超!》。不久,她就将这部评书扩写成15集评书《钢铁侠》,并被选入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鞍山曲艺作品集》。2017年,评书最终定名为《钢铁梦想》在鞍山广播电台录制并播出。这部评书与《孟泰传》、《郭明义》并称为“鞍钢英模三部曲”。

在科大艺术学院小剧场,每周五晚曲艺系社团“相声俱乐部”的曲艺演出开演前,都有一段评书表演。近几年,通过“评书剧场”展演,让更多的大学生观众逐渐喜爱上了评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