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5:安特卫普 老城里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 鞍山新闻网

  


2019年10月2日 星期三


在比利时的第三天,大叔们安静地留在安特卫普,自在悠游地度过文艺范儿的一天——参观鲁本斯故居,闲逛安特卫普老城。已在这座城市生活多年的鞍山老乡阿V说,安特卫普就是诗。那么,这一天,大叔们是在诗行间漫步。

时光一下子慢下来,安特卫普是如此安静。在艺术大师鲁本斯的故居里,阳光透过窗子铺陈开来,但是庭院深深犹觉幽暗,鲁本斯的油画在半明半暗之间似乎闪动着迷人的光泽。那些明媚丰腴的贵妇,那些气势宏伟、热情奔放的神话,那些仿似流动在画布之上的温柔,那些美好与欢乐,在寂静中焕发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

鲁本斯的庭院里,花草葳蕤蓊郁。这里的一切均出自于鲁本斯本人的亲手设计,既豪华又典雅。四百年后,两位中国大叔徜徉于安特卫普的这处庭院,阳光暖融融地照着,听得到鸟儿的鸣唱。

关于安特卫普,当然还有许多值得拍摄与记录。这里是世界钻石之都,曾经是欧洲最富有的城市,现在依然是比利时最大港口,富庶程度首屈一指。但是最令大叔们难忘的,却是安特卫普老城的一棵树,或者说是一面墙——那是安特卫普的“诗歌树”,选取了当地多位诗人的诗句,排列成树根、树干与枝条的模样,恰与墙后一棵真正的绿树珠联璧合,浑然一体。诗歌与绿树共同沐浴阳光,也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安特卫普,即便没有钻石的光芒,也是璀璨的。

闲言少叙,上图片——


鲁本斯故居博物馆。鲁本斯恬然的眼神越过参观者的自行车,投向远方。


鲁本斯故居,这栋豪宅是鲁本斯自己设计的。鲁本斯1577年出生于德国,12岁跟随母亲回到了西班牙统治下的家乡安特卫普,此后顺风顺水,15岁开始学习绘画,成长为著名画家、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很特别的是,鲁本斯还是成功的外交官,他曾说,“画画是我的职业,当大使是我的爱好。”鲁本斯一生幸福,不断进取。


鲁本斯的自画像。这个时候他大概53岁,16岁的海伦娜在这一年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鲁本斯的第一任妻子伊莎贝拉4年前去世。


参观鲁本斯故居的游客会得到一本小册子,介绍故居内的陈设和画作。故居内的展品都有编号,游客可以按照编号对照小册子自己查看。


左边的女人像就是鲁本斯第二任妻子海伦娜,她在16岁时嫁给53岁的鲁本斯,两个人育有五个孩子。


阳光透过窗子和栏杆,照在一幅油画上,带来某种岁月之感。


这座雕塑名为《披着狮皮的赫拉克勒斯》,作者是鲁本斯的学生。在鲁本斯故居,既展出鲁本斯自己的画作,同时也展出他学生的作品,此外还包括鲁本斯的收藏。


下方的《亚当和夏娃》是鲁本斯的作品。上方的《海神波塞冬和安菲特里忒》,作者是与鲁本斯和凡戴克齐名的巴洛克画家雅各布•乔登斯(1593-1678)。


雕塑充满了力量美。


展厅,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来,油画闪耀迷人的光彩。


设计繁复的天花板。


大叔“坦克”在留言簿上写下来自遥远东方的观后感。


鲁本斯的庭院,依然是当年模样。


草木繁盛的后花园。鲁本斯与第二任妻子结婚后,遣散工作室人员,更多回归家庭生活,常在这座庭院里看孩子们追逐嬉戏,还经常到郊外去画自然风景和田园农庄,享受简单平静的生活乐趣。这样的生活持续到去世,鲁本斯离世那一年63岁。


面向庭院这侧的房子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塑。


庭院里还有当年留下的老物件。


庭院有个门廊,也出于鲁本斯的设计。上面有两个雕塑,一个是画家的守护神,一个是智慧女神。


鲁本斯故居内,有鲁本斯的书出售。鞍山老乡阿V告诉大叔们,自己早在15岁的时候就读过这本书,当她来到安特卫普的鲁本斯故居,忽然重逢这本书,每一页上的画面都与记忆深处的交汇重叠,那个瞬间,奇妙至极。


离开鲁本斯故居,大叔们逛起了安特卫普老城区。


古老的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圆润。


穿过一道石拱门,邂逅一条窄窄的街巷,一座尖顶老建筑。


古朴。想不出其它的词语来形容了。


世界上最早的证券交易所于1531年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诞生。这里现在正在整修,大叔们征得工作人员同意,入内参观、拍照。


证券交易所内精致的回廊。


街头一间小店,也这么有艺术范儿。


橱窗里的艺术品吸引了大叔“坦克”。


遇到黑胶唱片店,大叔们从来不会错过。


安特卫普的“诗歌树”,当地诗人写下的诗句排列成根脉与枝干,而墙后的绿树活泼泼地延伸着诗情。


就在“诗歌树”下,大叔们偶遇放学的孩子们。


比利时是漫画大国,人均漫画家数目世界最多,多部载誉全球的漫画如《丁丁历险记》、《蓝精灵》都诞生于比利时。安特卫普与布鲁塞尔一样,拥有多面漫画墙,大叔们路遇的这幅巨大的漫画,带来错位的复杂感受。


安特卫普老城的秋天。


晚安,大叔的粉丝们。明日巴黎,持续上新,敬请关注。